七月十四寄哀思
发布时间:2013-10-30 19:35:19
发布人:
石心桥
七月十四寄哀思
——寄给天堂的恩师郑晓江教授
云南大理南涧希望小学 何海张
您离开我们半年多了,敬爱的郑教授,在天堂的您还好吗?
今天是农历7月14,在我的老家,今天是送祖节---把几天前接回来的先人灵魂送回天堂,同时在仪式上诉念对先人的嘱托.我想此时您正在飘渺的天空中看着亲人,聆听着亲友们的心语。半年前,知道您猝然离世,知道缅怀您仪式的时间,但因为山水重重,我没能去送别您,没能给您女儿打一个安慰的电话---我怕更刺伤我们小郑老师 那颗本来就悲伤的心,我不敢联系和她聊天,因为我怕话语中不经意提到您的字眼而勾起小郑老师伤心。今天时逢人间和天堂的节日,在我蜗居的陋室里,面对您的照片做迟到的遥祭和诉说心声,权做了却没去送您最后一程的遗憾吧。
认识您是在2010年5月的昆明警官学院,您或许不知道,就是那一次认识,您和您女儿(瑶)彻底改变了我思想和眼界命运,也就从那时起,我所在的学校的知道了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知道了电脑(您女儿瑶牵线捐助)里的多彩世界;知道了大屏幕投影(瑶牵线捐助)下学习的快乐;知道了大山外的海洋世界(瑶牵线的青岛之行和海洋书架)……一切的一切均从认识您开始,包括我现在的人生世界观……
培训期间里,您给我们做了关于《生命困顿的 》的专题报告,培训结束后,我们应省教厅的一个老乡邀请和您共同吃饭,席间您和我交谈了很多很多……您风趣的言谈让我感到您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荣获国务院津贴的大学教授,而是相互见面的老朋友在畅谈。
第二次见到您是同年12月28日在第六届中华青少年生命论坛会上,您做了 《生命教育》的专题报道,会后我俩还做了交流……只是没想到那一次见面成了永恒。也许是冥冥中让我最后一次见您,那次我去参加论坛我只是自费去的(上方不允许我,我只是个人行为);也许是冥冥之中让我留了一个念想,会后您让大会的工作人员帮您和我留影。
没想到,没想到农历的正月初八您会猝然离世,云南南涧的正月初九是一年最热闹和隆重的节日,我却关在居室里呆呆的看着电脑一整天,我不敢,不敢相信是真的,自那以后不敢和您女儿打电话和聊天……因为……因为……想到您我的鼻子就酸涩……
郑教授,您也许不会想到,因为您对我的一席谈话让我改变了过去的人生观、世界观, 更让我茅塞顿开,对生命的意义与生命教育的内涵都有了全新的认识。
“生命教育,需要普世情怀和大悲悯 。”现在我深深理解了这句话,同时我也拿这句话作为我的座右铭。
“生命教育,需要普世情怀和大悲悯 。”您的言行深深影响了您的宝贝女儿——我们的小郑老师,我所在的学校能改变,我的一切能改变,得益于您和小郑老师。
敬爱的郑教授,您给予我们太多太多,而我至今还未能给您一丝回报,直到现在,我还是无法相信您离开了我们,也许您太累了,需要一段时间的休息,要我们不要去打搅您,相信您还会像以前那样出现在我们面前,还是那样的随和,我们还能像以前那样无拘无束地与您说笑,感受着您的睿智……
夜已深,窗外阴雨绵绵,我却无法遏制住对您的哀思……。
敬爱的郑教授,愿您在天堂一切都好!
安息吧!我的好老师!
谨以此文追思不幸离世的江西师范大学哲学系原教授、江西师范大学道德与人生研究所原所长、武汉大学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原兼职研究员、中国哲学史学会原理事、国际儒学联合会原理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江西省教学名师。----郑晓江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