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晓江教授
惊闻郑晓江教授坠楼身亡的噩耗,许久没有回过神来。打开网页,证实这个消息的确切性,心里狠狠地难过了一下。
56岁,这个专门从事中国哲学与文化的研究、尤擅生死哲学与生命教育研究的江西师范大学教授从家里18楼晨练时坠落,警察排除他杀的可能,而他身处的地方也绝不会失足跌落。自杀?怎么会!
我与晓江教授只有一面之缘,却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2012年8月13日,应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课题组之邀,我赴吉林省长白县做课题示范课。在接受任务的时候就被告知郑晓江教授将亲临会场,而且重点听我的课。知晓他是生命教育的先驱和权威,著作几乎等身,我不敢怠慢,很认真地进行了备课。在会场上,我特意留心了这位神秘的人物:个头不高,体态略胖,头发稀疏,目光和善。我的课他听得很认真,不时起来拍照。
我讲完课后,聆听了他关于生命教育的专题报告。的确是专家和教授,他对生命教育的认识和教育策略的运用,果然不同凡响。他声调不高,旁征博引,娓娓道来,不时引得大家颔首赞许。报告中,他多次拿我的课为例子,给大家讲解生命教育的真谛与奥秘。
他的报告也让我茅塞顿开,对生命的意义与生命教育的内涵都有了全新的认识。他就生命教育的核心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为吉林省的探索者们拨云见日。
报告后,我请求他为我签名留念,他很开心,在他的著作《生命教育十三讲》上欣然写下:“生活快乐 生命幸福 郑晓江 2012.8.13”。我们还并肩拍照留念。
会后得知,他此次带着他的团队来吉林省,完全是公益性的学术宣讲,他拒绝了所有的报酬。想到那些四处走穴骗钱的专家教授们,我对晓江肃然起敬:生命教育,需要普世情怀和大悲悯,他言行一致。
如今,他送我的书摆在面前,然而斯人已去。
我不知道是怎样的力量和缘由把一个参透生死的哲学家从那么高的地方推下去,我不知道是怎样的困惑和纠结会让一个如此通透的学者选择这样的方式离去,我更无法接受一个几乎把幸福和爱心传播到全中国的人会突然消失在世界上,我最不能理解的是一个构建了别人幸福人生的人怎么会偏偏过早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18楼,那么高,他在坠落的那一段时间里,眼前闪现的是什么?他最后的希冀又是什么?他会微笑着离开吗?
他的《生命教育十三讲》的最后一课的主题是:生如夏花般灿烂,死如秋叶般静美——关于生死问题的生命教育课。
他以一个教育家的目光,以悲天悯人的情怀,以普度众生的足迹,让我们为之感动和钦佩。如今,他却以这样的方式告别了我们,惜哉!痛哉!
晓江教授,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