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江教授网上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203966756
本馆由[ 石心桥 ]创建于2024年02月16日

郑晓江——代表性论文

发布时间:2013-02-17 20:05:44      发布人: 一米阳光

  1张载生死观及其现代沉思《船山学刊》2000年

  2道家生“生死一体”观及其现代价值《中国道教》2000年

  3免于死亡焦虑与恐惧之方法——中国传统死亡智慧与“生死互渗”观《中国哲学史》2000年

  4中国死亡教育的新进展及沉思《中国心理》2000年

  5人生价值之源的寻觅《文化中国》2000年

  6《论陶渊明之生死观》《中国哲学史》2002年

  7《思想考古方法与中国哲学史研究》《现代哲学》2002年

  8儒家德治理念与实践研究《孔孟学报》2003年9月第81期

  9论王船山的生死哲学《孔孟月刊》2003年11月第3期

  10黄檗古寺——寻访希运禅师《普门学报》2003年5月第15期

  11论周敦颐的人生哲学《孔子研究》2003年11月第6期

  12人生与民族—论文天祥的人格气节《文化中国》2004年6月第2期

  13论陆学即实学《文史哲》2004年5月第5期

  14佛教与临终关怀《普门学报》2004年5月第21期

  15宜黄大师欧阳竟无的学术与精神《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1月

  16《论王安石的学术思想与变法实践》《求索》2005年3期

  17《周敦颐生死观探微》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
  • 离开研究室前,从电邮中惊闻郑晓江老师噩耗,悲痛难掩,无法接受。记得2011年6月,晓江老师在吉安举办「青原讲会」,这对所有与会者,都是毕生难忘的回忆。在这期间,晓江老师的热情与宽厚、学识与担当,令我佩服。尤其,他对生死教育的关怀与实践,对苦难之人的一体关情,无不令人动容。在江西,我看到:英雄豪杰﹗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去年10月,我还与他在台北重逢,论学甚乐。上个月,我还邀请他今年九月来敝所参加学术研讨会,他允诺了。如今,讲者却突然缺席了……每次见面,总见他对生命教育的热诚,这是植根于传统智慧与土地人情,有本有源的教育。而晓江老师也总是不断提携鼓励年轻人,让他们有表现与学习的机会,其温柔敦厚的仁者之风,自然流露。如今,面对晓江老师的离去,我只记得他生命的精彩,谢谢他曾带给我们的感动与欢笑。能认识他,是上天所给予的恩赐,多么难得﹗明日,是个送别的日子,来自台湾的朋友,远在千理之外,无法亲自前往吊唁,仅以无比哀思之情,表达对晓江老师的感恩与怀念。祈愿晓江老师身心安息,家人节哀。晓江老师,……您永远活在我的心中:满满的笑容,满满对人间苦难的关爱与承担…… 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林月惠敬悼 2013/2/18


    写信时间:2013/02/18 23: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