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善洲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202110279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10月12日

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

发布时间:2011-04-01 22:46:09      发布人: jackson
 
  

[6]
原中共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同志遗体告别仪式2010年10月11日在保山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中央组织部对杨善洲同志的去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委托省委组织部向杨善洲同志的亲属表示亲切慰问。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云南省委送了花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白恩培,省委副书记、省长秦光荣,省委副书记李纪恒,省政协主席王学仁,中央中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孙淦,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李汉柏,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罗正富,省委常委、副省长李江,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杨应楠,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仇和,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田欣,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黄毅,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孟苏铁,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辛桂梓,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晏友琼,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程映萱,副省长孔垂柱,省老领导黄炳生等送了花圈。
  省委办公厅、省委组织部、省人大办公厅、省委老干局送了花圈。
  杨善洲同志生病住院期间,李源潮、白恩培、秦光荣、李纪恒等通过不同方式探望和慰问。
  辛桂梓代表省委参加了告别仪式,并专程到保山市施甸县姚关镇陡坡村,看望问了杨善洲同志的夫人,转达了李源潮、中央组织部和白恩培、秦光荣、李纪恒等同志的亲切慰问。

  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局,保山市委、人大、政府、政协等部门的有关领导,以及杨善洲同志生前的同事、亲朋好友参加了告别仪式。

  

  

[8]
杨善洲同志60年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一辈子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一辈子淡泊名利、地位,一辈子公而忘私、廉洁奉公。他的先进事迹和思想境界十分感人。他是老干部中突出的优秀共产党员。
  杨善洲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担任保山地委领导近20年,两袖清风,勤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为保山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从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他继续实践“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诺言,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山义务植树造林,无偿担任大亮山林场场长,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积8万亩、价值1亿多元、完全成材后价值可达3亿元的林场,并将林场无偿交给了国家。由于成绩辉煌,杨善洲在退休之后,荣膺“全国绿化十大标兵”、“全国绿化奖章”、“全国老有所为先进个人”等众多荣誉,被誉为“活着的孔繁森”。
  杨善洲同志60年如一日,恪守信念,清正廉洁,一心为民,忘我工作。他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始终如一地发挥老有所为的奉献精神,是老干部的优秀代表,是创先争优的突出典型,是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

纪念活动

  
  

在他的名字又一次传遍云岭、感动神州的时候,他却走了。
  杨善洲走了,大亮山不会忘记,和他并肩奋斗过的战友们不会忘记,当地的人民群众不会忘记,他用大山般坚定的信念、大海般宽阔的胸怀,在人生画卷和云岭大地上书写的精彩。
  层层叠加的年轮,是树木对他深刻的记忆
  清楚记得今年7月上大亮山采访时,杨善洲拄着拐杖和我们一起走进林场的情形。那天,精神状态很好的他像踏入游乐园的孩子一样兴奋,一会儿拍拍路边华山松的树干,一会儿抚摸一下正在生长的小树苗,一会儿和我们讲发生在他和树之间的有趣故事。见到林场的老职工、老朋友,他像见到阔别已久的亲人,拉着他们的手,有聊不完的话题。
  今年9月,我们又一次来到了大亮山。与上次不同,这次他没有一起来。当时,他正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紧握着他的手,看着他充满叮嘱意味的眼神,我们能感受到,他依然牵挂着大亮山上他用生命余晖涂染出的这抹绿色。
  
  

在他住过9年的油毛毡窝棚前,我们又一次看到了20年前他从地委宿舍移栽过来的盆景雪松。4棵雪松如今已经有七八米高,显得格外挺拔坚强。
  这是杨善洲最爱的树种。在地委大院、姚关清平洞、油毛毡窝棚前,他都栽种了雪松。上次来大亮山,他在雪松树下告诉我们,死后要把骨灰撒在雪松树下。
  他的故事,像他栽的树一样多。我们记录和展现的,只是屈指可数的几株。可我们知道,大亮山上的每棵树都看到了他为绿染大亮山付出的艰辛,都用生命记录了他和大亮山的故事。那藏在心里的层层叠加的年轮,都是它们积攒下来的对杨善洲的深刻记忆。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