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威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2008
本馆由[ 天堂天使 ]创建于2009年12月25日

桂系宿将夏威

发布时间:2009-12-25 10:18:25      发布人: 天堂天使

        夏威是国民党桂系军阀的一名要员和宿将。以李宗仁为首的桂系起家之时有夏威,覆灭之时仍有夏威。桂系十处打锣,夏威有九处在场,可谓成有夏威,败有夏威。
  
  少年尚武

  夏威,原名钧善,号煦苍,1893年生于广西容县沙田乡。他上有哥哥夏理孚,下有弟弟夏国璋。家庭不仅不困难,而且比较富裕。容县位于广西东南部,是广西著名的侨乡,美丽的北流河从容县穿过,境内北有大容山,南有天堂山,中有都峤山,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盛产水稻、红薯、烟叶、大麻、松脂、茶叶、玉桂、竹编等等,尤其是沙田抽,既大又甜,可是容县远近闻名的特产。
  夏威兄弟三人,很早就被父母送去当地私塾读书。在兄弟三人当中,夏威接受能力较强,悟性较高。因而深得父母喜爱,对他寄予金榜题名、光宗耀祖的厚望。然而,那时的中国多灾多难,政局动荡,少年夏威的心目中和志向里,充满着军人和武力,只要有机会当军人,尤其是能带兵打仗,他便勇往直前、义无反顾。
  1908年,广西陆军小学在全广西招收第二期学员。消息传到容县,15岁的夏威如获至宝,他决心到桂林去报考。可是,当夏威把消息和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时,父母却死活不同意。因为夏威的想法不仅与父母的期望相左,而且在传统观念中,可是“好铁不打钉,好崽不当兵”,况且家里有吃有穿,犯不着去当兵吃粮受苦受累甚至挨枪子。此外,当时广西的兵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与土匪没有什么两样。但是,夏威主意已定,他硬是死缠硬磨最终说服了父母,父母由反对转而支持他去报考。
  夏威从桂东南容县的沙田乡,风尘仆仆赶到桂林,眼界大开。这不仅是由于他第一次出远门,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了不少广西壮丽的山川,尤其是桂林、阳朔甲天下的山水风光,令他目不暇接,兴奋不已。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考个好成绩,在广西陆军小学好好学习,将来当一名威武的军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夏威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广西陆军小学第二期。学习期间,他严格要求自己,对于各门课程,自己原来基础较好的,例如国文、修身、中国历史、中国地理和算术等,他少花力气;对物理、化学、外国语(英语),则花大力气下大工夫;图画和音乐,他也不放松;至于军事学知识和操作规范要领等,他认为是很重要很重要的,所以他十分用心学习,不达到相当熟练的程度决不放手。
  1911年,夏威从广西陆军小学毕业,由于成绩优秀,因而直接升入湖北武昌南湖的陆军中学继续学习。他学习期满后,入伍见习半年,由于能吃苦耐劳,军事知识扎实,军事技术娴熟,又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所在见习部队对他的评语很好。于是,夏威又被选送到保定军官学校深造。
  在保定军校学习,夏威很舒心、很愉快,压力虽有但并不大。因为夏威的学习基础比较扎实,他学起来毫不感到困难,而且在保定军校广西籍的老乡不少,有黄绍竑、白崇禧、廖磊、梁朝玑、徐启明、陈雄等等,他们几个热血青年经常凑在一起,交流学习体会,共同议论时政,有时也去野外郊游,相处较为融洽。在保定军校,夏威不仅学到了不少现代军事知识和技能,而且结交了一帮志同道合的老乡朋友,这对于他以后的军旅生涯产生了巨大的直接影响。

基层磨炼

  1916年,夏威从保定军校毕业,分回广西督军署,一开始在旧桂系的第一师任见习官。翌年5月,旧桂系创办陆军模范营,夏威被调任为模范营少尉连副。当时,北洋政府内阁总理段棋瑞废弃约法,西南各省拥护孙中山先生北伐主张,组织护法军政府,湘粤桂联军北上讨伐段棋瑞,模范营奉命参加北伐。当年10月,模范营由南宁出发,到达桂林后改番号为湘粤桂联军司令部卫队第一营。1918年初,经长沙进至汨罗江以北,被吴佩孚军队打败。于是,旧桂系军队退守衡阳、宝庆一带。不久,第一次直皖战争爆发,吴佩孚为了集中兵力对付皖系,与湘粤桂联军议和,旧桂系军队回师广西,而卫队第一营却暂住湖南零陵县东湘桥镇从事训练。广西督军谭浩明,吸取这次北伐护法失败的教训,裁减巡防营成立混成旅,从模范营调大批官兵充任军官,夏威和黄绍竑、白崇禧等得以补缺,升任连长。
  夏威自始至终参加了这次护法战争,也是他直接带兵打仗的开始。虽然仅为连副,权力不大,但在这个位置上,他摸索出了怎样与连长及其上级协调配合,怎样与士兵相处,从中积累了不少实际经验。对机枪连的作用,夏威非常重视,他升任连长后,奉命指挥机枪连,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他面目严肃,貌似凛然不可犯,但待人诚恳,与人说话十分亲切。有一次,他批评了一个捣蛋的学兵,散队后该学兵对他骂娘,话说得很难听,夏威却假装没听见,不去予以追究。他注意培养自己的涵养,注重从大处着眼,从不斤斤计较一些陈谷子烂芝麻的琐碎小事,深得下属官兵的拥戴。
  1918年秋,卫队第一营奉命调回南宁,广西督军谭浩明派该营前往崇善、左县、扶南、同正、绥渌五县剿匪。当时,这五县匪患十分猖獗,迫近南宁。白崇禧主张对土匪采用坚决剿灭政策,建议枪决招安三次以上的惯匪,以绝后患。两广巡抚使陆荣廷听后大怒,洁问营长马晓军:“如此做法,若各地之匪闻之皆不来招安,广西全省地方之治安谁敢负责?”此时,白崇禧仅为连长,却敢于负责,自行改抚为剿,并设计将招安的30名惯匪头目全部枪毙。结果,仅两个月时间就将匪患肃清,左右江一带出现治安良好的局面。夏威虽然没有白崇禧这样大的魄力,但他实际上也是主张改抚为剿,只不过他奉行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罢了。
  剿匪期间,夏威获得一个重要消息,就是北京陆军大学招考学员,夏威极想继续深造,便决定报名前往应试。白崇禧与夏威是保定军校的同学,感情很好,相知甚深,但不好当面挫伤夏威的学习积极性,便旁敲侧击地对夏威说:“煦苍的国文、数理、化学都不错,但短于词令,外语恐难及格。”几个月后,夏威落第南返,中途写信给白崇禧叙说道:“此番北上应试,夙愿落空,仆仆风尘,类似苦行头陀,殊不值得……”夏威回营后,没有因此而灰心丧气,平时带兵训练一样认真,加之在五县剿匪有功,他与黄绍竑、白崇禧被马晓军视为左右手和“三宝”。
  旧桂系时代,封建意识、地域观念极为浓厚。当时用人不论军政,流行着两句口头禅:“非龙(龙州)即马(马平),不平(桂平)则鸣(武鸣)。”谭浩明系龙州人,陈炳馄是马平(柳州)人,莫荣新为桂平人,陆荣廷乃武鸣人,广西全省军政财等重要人员绝大部分属于这四个县。而马晓军以下军官多是新军人物,又非这四个县的人,因而陆、谭对马晓军所部颇存戒心。1920年陈炯明奉孙中山命令从福建漳州回师广州驱逐桂系,及派粤军援桂讨伐陆、谭之时,陆、谭惟恐马晓军反水,将他所率部队分散使用,最后责成马率部开往百色,使之远离桂粤战争前线。粤军长驱直入占领南宁,陆、谭出走,马晓军由百色去南宁,黄绍竑、白崇禧、夏威等用马晓军的名义通电脱离桂系拥护孙中山、陈炯明。广西省长马君武任命马晓军为田南警备司令,招兵买马,将基本部队扩充为三个营,黄绍竑、白崇禧、夏威为第一、二、三营营长,陈雄为机炮大队长,还收编了陈济桓、韦云淞、陈秉文三个营。百色是鸦片的集散地,驻防军队极易腐化,黄绍竑、夏威、陈雄等自然难以例外,夏威除勾结烟商护送烟土牟利外,还在那坡附近和士绅何庚心合伙开发小规模金矿。
  1921年冬,马晓军部在百色被陆荣廷、谭浩明残部自称广西自治军第一军总司令的刘日福包围缴械,夏威身佩驳壳枪,手执内藏金砂八两的竹杖仓皇逃出城门,被守兵拦截缴械,急急跑到东门外苗圃率同第九连官兵逃到罗里与白崇禧会合,在该处筹借到一笔款后开往潞城。派出排哨对百色方向警戒,不意排内有少数不稳定分子乘排哨长暂离哨所之际,士兵数人突然哗变,鸣枪数响后不知去向。白崇禧、夏威闻变大惊失色,深虑还有士兵继续效仿,便连夜集合队伍开往旧州,途中遇韦云淞率部由西隆赶去集中。次日经八渡过红水河入贵州境,夜宿板蚌,继而经板坝进抵贞丰县坡脚街扎营。
  这时,白崇禧虚张声势,拍电报给孙中山及有关方面,自称为田南警备军指挥官,誓与自治军周旋到底。他一方面整编队伍,以夏威、烟帮头子陆炎和韦云淞为第一、二、三营营长,陈雄、刘斐为参谋;另一方面与刘斐亲往南笼筹措经费和缝制冬服发给官兵,得到保定军校同学、当地防军统领刘端裳大力协助,得以顺利完成。不久,自治军司令潘文经率部开到西隆鸦口村,企图消灭警备军。白崇禧得报,派夏威指挥警备军与刘端裳支援的一个连乘夜渡河,以急行军对鸦口敌人作拂晓攻击,战至中午,将敌击溃,毙敌十余人,所率部队亦有伤亡。夏威向白崇禧汇报战斗经过,垂泪自责指挥无方,白崇禧温言慰勉。由于百色情况不明,久住坡脚非长久之计,白崇禧便于1922年春率部开进西隆,以图打听消息和今后发展。行至克场附近和自治军一部遭遇,激战到夜间,敌人败走,从俘虏的口供中得知百色已被粤军攻占,自治军四处溃窜。白崇禧、夏威闻讯大喜,刻日拔队回百色转开田东集结。马君武改委马晓军为田南警备军第五路司令,黄绍竑、白崇禧分任第一、二统领,夏威等仍任营长。
  不久,陈炯明反对孙中山,将所部粤军开回广东,马君武力量薄弱,调马晓军和刘震寰等部防守南宁,抵御自治军的进攻。然而进到南宁近郊,见敌众我寡,难于对付,黄绍竑便指挥所部渡过邕江向灵山前进,白崇禧赴粤治伤,夏威患病回容县,马晓军到北海搭船至广州活动。黄绍竑带队东行至廉江,李宗仁派黄绍竑的胞兄黄天泽持函邀请他去玉林合作,到陆川车田,夏威携李所发军费前去迎接,队伍开往容县,李宗仁以广西自治军第二军总司令名义任命黄绍竑为第三支队司令,夏威、陆炎、韦云淞仍任第一、二、三营营长,分驻容县、岑溪整编训练和剿匪。

在统一广西中显威

  1923年夏,黄绍竑脱离李宗仁假降旧桂系沈鸿英,受沈收编为广西陆军第八旅旅长,暗中则接受孙中山的任命,担任广西讨贼军总指挥,将部队拉到梧州附近的戎圩,同年7月18日,黄绍竑率部会合粤系李济深等部夹击沈军,占领梧州,并迅即将所部扩充为三个团,俞作柏、伍廷飏、夏威分任第一、二、三团团长。
  1923年9月,黄绍竑、白崇禧、夏威等人率部向梧州上游的藤县进攻。当时藤县为卢得洋、黄超武等部占据,扼守浔江水路。在李济深支持下,夏威率部乘船溯江直上,越过藤县正面,从背后猛攻县城,一举歼灭卢得洋部,击毙卢得洋,其余投诚。攻占藤县后,黄绍竑联合李宗仁,共同出击陆云高。双方商定,黄绍竑部由夏威率领第三、四团及机炮连由藤县循陆路,攻占大安后渡江与白崇禧部会合,向平南攻击前进;白崇禧率第一、二团,乘轮溯江而上,在白马附近登陆,旋即攻占平南,然后突袭陆云高主力据守的桂平江口镇;李宗仁由兴业县进兵贵县,然后顺流东下,于平南鹏化击溃陆云高部。从此,梧州、藤县、平南、桂平直至贵县,完全归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等所占据。
  正当黄绍竑等人在藤县、平南取得胜利之际,驻粤的桂军师长陈天泰,突然率领四五千人的队伍开到梧州只有40公里的都城,企图回师广西与李、黄、白等争权。黄绍竑和白崇禧一面设计应酬陈天泰派来的代表;一面兵分三路:以黄绍竑、夏威居中,俞作拍居左,白崇禧居右,另请肇庆粤军攻击陈天泰的侧背。结果,陈天泰四面受击,激战一天,陈天泰本人及下属官兵2000余人成为黄绍竑的俘虏。
  黄绍竑、白崇禧与李宗仁两股势力在玉林、梧州崛起后,由于他们对自己的根据地苦心经营,又得到孙中山先生和广东革命政府的大力支持,因此,势力日渐强大,从而形成与旧桂系争霸广西天下的新兴势力。1924年,李、黄、白利用旧桂系陆荣廷、沈鸿英两大势力内争,在桂林、柳州地区大战之机,采用联沈倒陆、先陆后沈的政治、军事策略,首先打倒企图东山再起的旧桂系头号首领陆荣廷,占领广西省府南宁。在此期间,李、黄、白为了团结内部,增强战斗力,两军联合组成“定桂讨贼联军”,由李宗仁统一领导和指挥。随后,他们又采用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消灭了沈鸿英势力,打败了侵桂图粤的唐继尧滇军,于1925年7月统一了广西。
  在统一广西的进程中,开始夏威率部归李宗仁指挥,乘船溯江而上,直逼南宁。1924年6月25日,李宗仁率部兵不血刃占领南宁。继而白崇禧率部扫荡宾阳、迁江、上林和武鸣等敌军后,与李宗仁在南宁会师。随后,“定桂讨贼联军”总司令部在南宁成立,夏威升任为第三纵队司令。此后,夏威率部与伍廷飏、钟祖培等部,在李宗仁和白崇禧的指挥下,联合沈鸿英夹击陆荣廷部健将韩彩凤,结果在柳城上雷镇与韩部展开决战,大败韩军,韩彩凤率残部数百人逃入湘、黔边境。接着,夏威率部向八步、贺县、平乐推进,直捣沈鸿英的老巢。在西江,夏威率部与徐启明部将沈部包围,最后合力将其歼灭。
  1935年2月,唐继尧率大批滇军进犯广西。一路由云南的广南、富州进入百色,然后沿右江东下,以南宁为目标;一路由贵州榕江和湖南洪江、靖州进入广西的三江、融县,然后沿融江右岸直下,以柳州为目标。然而,经南宁、柳州、沙浦诸战,滇系遭受重创,狼狈逃回云南。在驱逐唐继尧滇军的战斗中,夏威所部由白崇禧指挥,从桂林急驰柳州增援,与滇军在沙浦展开激战,不仅解围柳州,而且将滇军唐继虞部主力一举歼灭。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