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侨领彭泽民:以“博爱”的精神面对人生
同年12月底,彭泽民、许更魂、周启刚等华侨,分别或联名向筹委会提交了《以实力保护华侨》、《规定地方以备失籍侨民归国屯殖》等提案,建议国民党中央制定出保护华侨的条款。该提案受到大会提案审查委员会的重视,并得到到会代表的赞同。
1926年1月1日至19日,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彭泽民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根据彭泽民等华侨代表的提案,大会决议:(一)对我海外同胞,极力保护;(二)使本党指导下之国民政府规复侨务局;(三)中央海外部附设海外同志招待所;(四)由本党赞助组织华侨协会。国民党二大之后,彭泽民被留在国内,担任国民党中央海外部部长,负责海外党务和侨务工作。
建立华侨协会的决议确定之后,彭泽民在共产党人许更魂的配合下,即着手组建华侨协会。1月24日,彭泽民和许更魂主持召开了华侨协会筹备会议,会议决定,成立华侨协会筹备委员会,推选彭泽民任主任委员,负责全面工作。
为了团结广大华侨,扩大和发展华侨协会组织,促进华侨力量在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旗帜下集中,彭泽民和许更魂联名向海外侨胞发出征求会员通告,并深入海外各侨团驻穗联络外,宣传国民党二大决议,呼吁海外侨团摒弃成见,停止派第冲突。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驻穗的16个海外华侨团体集体加入华侨协会,各地的归国华侨也纷纷入会。3月初,华侨协会在汕头和海口等地建立分会,发展会员,开展会务。
3月下旬,华侨协会筹备会召开扩大会议,讨论组织大纲,并正式通过了《华侨协会章程》。章程规定:华侨协会是中央海外部指导下的华侨联合会;华侨协会使命是:发展华侨事业,保卫华侨利益,拥护三民主义,完成国民革命。6月6日,华侨协会选举产生了临时中央执行委员和常务委员,彭泽民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和常务委员。至此,华侨协会的组织机构正式建立。
彭泽民带领和引导华侨拥护孙中山的革命路线,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他出任国民党中央海外部长后,把原来国民党右派林森统治的海外部班底解散,选进了一批爱国华侨和一些中国共产党员到海外部工作,使海外部成为坚持孙中山革命路线的阵营。他组建华侨协会,组织掀起华侨反帝爱国运动,把原来一盘散沙的华侨团结起来,形成一支强大的海外革命队伍。
1926年初的省港大罢工运动处在火热之中,省港罢工委员会派代表求见彭泽民和许更魂,要求华侨协会援助省港罢工。彭泽民立即召开海外部和华侨协会联席会议,义正词严地表示态度:继续支持省港罢工;声援和慰问省港罢工工友;组织团体募捐,接济工人粮食,誓为罢工后盾。
1926年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特别会议,确定“党在现时政治上主要的职责是从各方面准备广东政府的北伐”。为此,彭泽民递交了《出师北伐案》,希望国民党中央作出决策,立即出师北伐。并呼吁华侨“联合一致,为北伐后盾”、“和北伐军同一志愿,同一牺牲,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把军阀杀个净尽,把帝国主义赶出中国”。他在广州建立“华侨北伐后援会”,在海外各地设立“华侨北伐后援会分会”,统一领导和推动华侨支持援助北伐战争的爱国运动。同时,他对培养华侨运动干部非常重视,创办华侨运动讲习所,并担任华侨运动讲习所所长,为推动华侨开展民主革命爱国运动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