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玉阶与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简玉阶先生生于1875年,8岁丧父,18岁随简照南东渡日本从商,其后简氏兄弟在香港创办“怡兴泰”杂货,在他的努力下,几年间就获利上万。1903年,他们兄弟与曾星湖共创广东南洋烟草公司”1909年,更名为广东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玉阶任副总经理。为了给公司积累资金,他走出国门,赴马来亚、南洋经商,推销卷烟。他惜助华侨的爱国心理,提出“中国人请吸中国烟”的口号,使南洋卷烟畅销华南与南洋群岛一带。辛亥革命以后,中国人民的爱国情绪日益高涨,为南洋出产的香烟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公司经营也由亏转盈。
面对南洋的兴起,英美烟公司曾4次企图吞并南洋,在这点上,简玉阶主张“合政府与国人之力对抗”,“以先对外招股为对策”坚持反对合并。1918年,经扩大改组,形成了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发行股票,在沪、港两地共设5厂。
1923年简照南病逝,简玉阶继往总经理,独擎南洋公司大旗,同时还兼上海康元五彩花铁印刷制罐厂、联合影业股份有限公司及中国油灯公司的董事。
简玉阶继任总经理后,由于英美烟公司的不择手段地挤压,加之国内军阀混战以及各省新增纸烟特税等多种难以克服的困难,致使公司利润一度下降。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英美烟公司工人开始了大规模的罢工,大批工人进入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在全国人民抵制英、日货和提倡国货的推动下,南洋开始起死回生,产品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甚至连库存的零星卷烟也都倾销一空。此时,简玉阶看准时机,将南洋公司再度扩大,在汉口、浦东两地相继建了两座新厂,公司营业额出现陡增,年盈利达200万元以上。
1927年,在帝国主义与官僚资本的挤压下,南洋公司连亏损。1928年至1930年间,亏损达575万元,公司被迫向英商汇丰银行借款,并停办浦东分厂以资维持,翌年1月,宣布上海厂停工,总,分公司一律缩小范围,经营走人低谷。1937年,宋氏官僚资本乘虚而入,通过收买低价股票,取得半数以上的股权。同时,南洋从组织上加以改组,新公司以宋子文为董事长,以宋的亲信程叔度为总经理,从而完全控制了公司,简玉阶变成徒具空名的董事和设计委员。
抗日战争时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资产分散于沪、港及内地,为宋系官僚资本所把持。日本帝国主义者利用简玉阶在实业界的地位与声望,拉他搞所谓“中日经济提携”的勾当,却遭到简玉阶的断然拒绝。
几十年的商界经历,简玉阶十分痛恶帝国主义资本势力和反动腐败政府的重压,向往新中国。他终于盼到了这一天,194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前夕,鉴于在工商界的威望,简玉阶作为全国工商界代表,到北京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此后,他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及新中国的政事活动。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公私合营后,他任副董事长,从1949年至1957年,他先后任第一、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并被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7年10月9日,简玉阶病逝于上海。


公安机关备案号:44040302000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