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政国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1907
本馆由[ 列兵 ]创建于2009年12月24日

铁军骁将廖政国

发布时间:2009-12-24 14:36:35      发布人: 天堂天使

    敬爱的廖政国叔叔,今年四月十六日(2002年)是你去世30周年的纪念日。在你离开的这些日子里,我时常深深地怀念着你。近年,我有幸拜读了《红四方面军战史》、《新四军文献》、《第三野战军战史》、《第二十集团军军史》和老前辈的回忆录。廖叔叔能征善战,足智多谋,临危不惧,指挥若定,善打硬仗、恶仗的战斗作风处处可见,真不愧为铁军骁将,华东骁将!人民功臣!

    你在文化大革命动荡年月中离开了我们,时年57岁!你是在与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坚决斗争中,受到残酷迫害而早逝的。早在1967年,你敏锐地察觉到张春桥之流企图建立反革命武装的图谋,果断地将上海民兵的轻重武器以验武器装备为由全部收缴入库封存。这在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的时刻,在“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极“左”思潮下,似乎是不可思议的,甚至是逆潮流而动的。而廖政国,身为上海警备区司令员,在动乱、险恶的形势下,如同当年指挥部队与敌人顽强拼杀一样,冒着极大的风险,做出重大决策,粉碎了“四人帮”的阴谋,保卫上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了上海地区稳定!为此,“四人帮”之一张春桥对你恨之入骨,以极其卑劣的种种手段对你诬陷、打击,他们抄家、批斗、办“学习班”,妄图从精神上、生活上使你屈服,而你仍不畏艰险,以坚强的党性和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与“四人帮”及其上海的同伙展开了不屈不饶的斗争,铁人般屹立着!“四人帮”一伙的伎俩在你身上失败了。张春桥气急败坏地叫嚣:“军权在他(指廖政国)手里,我们好多事不好办,”“对于廖政国,我们必须把他打倒,打不倒也要把他打跑!”但是,廖政国并没有被嚇倒,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始终坚持与“四人帮”作坚决斗争!你那宁折不弯、坦荡无私的共产党人形象,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永远是我们做人的楷模!

    我记忆中第一次见到廖政国叔叔,是廖叔叔从朝鲜抗美援朝胜利归国后。一天,一个高个子,从我家大门走进,乌黑的卷发纹丝不乱,右手戴着一只白手套,鼻梁上架着付金丝眼镜,文质彬彬但又浑身透着一股军人特有的英气。只见爸爸闻声迎出房门,在院子里两人紧紧的握着手,边进屋边大声说笑起来。他们谈了许久,时而爸爸大声地说,廖叔叔不住地点头听,时而廖叔叔不时地挥着戴白手套的手臂,有声有色的说着,爸爸认真地听,有时两人沉默不语,但更多的是不断发出爽朗的笑声。当时,我根本听不懂,但我知道他们一定是在谈打仗的事。后来才知道,廖叔叔在向爸爸讲述20军抗美援朝的战斗情况。他们的沉默是为牺牲的战友而哀悼,他们的笑声是为我们的胜利、美帝国主义的失败而欢庆。廖叔叔临别时,忽然发现门外伸出半个小脑袋的我,他用浓浓的河南口音叫到:“小娃娃,你是凯娃吗?几年不见,长大咯!”是呀,几年前,1949年5月底,上海刚解放,廖叔叔和爸爸象许许多多入城的解放军战士一样,露宿在上海细雨霏霏的潮湿街头。后来,军部(廖叔叔时任解放军第20军参谋长,爸爸刘飞任军长)安置在汾阳路一座小洋房里,不久,我们后方人员被接到驻地,爸爸也才第一次见到在淮海战役中出生的我。当妈妈带着瘦弱不堪的我,风尘仆仆赶到军部时,廖叔叔惊讶地说:“这就是凯娃?太瘦了。”当时,20军在陈毅司令员的领导下,担任上海淞沪警备第一司令部的任务,大量繁杂的任务使爸爸妈妈根本顾不了我们,在廖叔叔细心地安排下,我很快的健壮起来,廖叔叔风趣地说:“你这个小娃娃,这个样子才象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的小战士呢!”说得爸爸、妈妈都一起笑了起来。爸爸说:“是呵,我们还有仗要打,凯娃,凯娃,你这个胜利的娃娃,听我们的好消息吧!”

    廖叔叔对我们这些孩子可好啦!每次见面,不是问学习就是提出一些问题考考我们,看我们既认真又答非所问时,总是深入浅出地告诉我们正确答案。在我们眼中,廖叔叔既是长辈,又是我们的好朋友,都愿意把心里话告诉他。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起,我们这些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的青少年以极大的热情响应领袖的号召,投身到“破四旧”的红卫兵行列中,廖叔叔和不少前辈一样,淳淳教导我们:“一定要按‘十六条’办事,遇事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千万不能人云亦云。”“你们学习‘毛选’要吃透精神,不能只从字面去理解。”“毛主席的哲学文章,要认真学呀!”廖叔叔,我们在迈向社会的第一步,有你的指点,使我们收益非浅!你永远是我们心中的良师益友!

    廖叔叔在舟山任司令员时,爸爸因战争年代积劳成疾,病倒在岗位(爸爸时任上海警备区付司令),妈妈早在1955年坚决响应中央军委的号召,为支持爸爸(时任安徽军区司令员)的工作主动带头报名复员,被当时安徽军区机关誉为美谈。但妈妈这个1938入伍的老同志从此就失去了工作,无任何收入,家中6个孩子及爸爸老家的亲戚们全靠爸爸一人的工资支撑着,生活很拮据。廖叔叔每次到沪都要亲自上门看望爸爸,每次都用他的工资买一些自己都舍不得吃的土特产给爸爸调养身体。有一段时间,我生肾炎病休在家,爸爸和我,一老一小在家躺着,几个弟弟不是这个发烧,就是那个住院,使体弱的妈妈焦头烂额。廖叔叔和史阿姨把小弟弟接过去住,象对自己孩子一样关爱有加。廖叔叔不但关心我们,他更关心那些烈士们的子弟。陈时夫(首任20军政委)解放初期病逝。廖叔叔和史阿姨得知他儿子小狗子正在长身体时,还时有吃不饱饭的情况后说:“刘老(刘飞)家生活困难,这个孩子我们接过来,只当我们多个儿子吧!”后来小狗子和廖叔叔的儿子同住一间房,直到高中毕业。20军入朝作战时,廖叔叔的老部下58师参谋长胡乾秀同志不幸负伤牺牲。牺牲后留下妻子和三个儿子,廖叔叔、乔信明伯伯和我爸爸三人商量决定,胡乾秀的三个孩子我们每人认养一个。他们说:“胡乾秀的儿子就是我们的儿子,一定要把他们养大成人。”诸阿姨一生刚强,在老战友的鼎力相助下,把三个儿子培养成人。当年三个要认养孩子的人都已先后作古,离开了我们。但他们经过血与火考验的战友情,永远感动着我。在廖叔叔病危时,胡乾秀的遗腹子胡忆朝陪在病床边,廖叔叔还不忘教导他要永远听党的话,不要忘记自己是烈士的后代。

    在我们小辈心目中,廖叔叔还是一个敌人闻之丧胆的战将,我经常从长辈们那听到他的打仗故事,再讲给同龄人听时,心情别提有多自豪了。因为我认识故事中的主人公啊!记得50年代末,看了电影《东进序曲》后,一次在乔信明伯伯的家,乔信明伯伯的故事匣子又打开了。我有幸聆听了乔伯伯对廖叔叔的评价。乔伯伯说,电影是艺术(指东进序曲),要说保卫郭村和黄桥决战,你廖叔叔打的好呀!(当时,乔信明任团长,廖政国任参谋长,)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廖叔叔发着40度的高烧仍带领战士冲杀在第一线,与敌人展开了白刃肉搏战。乔伯伯正绘声绘色地讲着,我突然问到:“那廖叔叔的右手就是在这时被敌人砍掉的吧?”“哪里。”乔伯伯马上说:“那是黄桥决战以后了。”为了提高部队的军事素质,让指战员们能尽快掌握缴获武器的构造和性能,作为团首长的廖叔叔亲自给连以上干部上课,哪知,在课上,廖叔叔手中的手榴弹突然冒烟,眼看即将爆炸,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一个箭步跨上桌子,同时右手高举手榴弹,大声喊到:“全体趴下!”随着话音,“轰”的一声,手榴弹在廖叔叔的手中爆炸了,听课的干部们安然无恙,从此,廖叔叔就失去了右手。我心中油然升起一股无限敬仰之情。是啊,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用胸膛堵枪眼,邱少云被烈士烧死,王杰为救民兵扑倒在地雷上,刘英俊、欧阳海舍身拦惊马,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这些英雄们都是在一刹那间做出了惊天动地的选择。人生有几次一刹那?也许一生都不会遇到,可这刹那间的反应就是试金石!它能试出一个人的品格。廖叔叔为了课堂内外同志们的生命安危,不惜牺牲自己,不就正体现了他那金子般的心吗?

    1959年建国十周年之际,爸爸在战友们的劝说下,开始撰写回忆录,由于爸爸出生贫寒没有文化,必须由秘书和妈妈帮助整理,我才有幸听到爸爸讲述打仗的故事。从爸爸的讲述中我知道了廖叔叔自小家境贫困,十几岁就参加了革命,是个老红军。和爸爸一样是四方面军的,曾三过草地,数爬雪山,经历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廖叔叔在西路军失败后,凭着对革命成功的坚定信念,一路乞讨,昼伏夜行,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回到了延安。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春,他和爸爸等四十多名干部奉党中央毛主席命令,从延安赴新四军充实力量。从此,一起东进,一起打鬼子,一起威振大江南北,日本投降后,又一起逐鹿中原,一起渡江,一起战上海。多年后,曾任爸爸秘书的高松叔叔对我说:“刘司令谈起廖政国,那是赞不绝口。特别是渡江一战,由于廖政国组织实施严谨,20军渡江一战比你爸爸预先设想的还要好,不仅突破敌人江防迅速,而且,登彼岸,部队减员、弹药、粮草均及时得到补充,为下一步作战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当时视为渡江作战的典范。你爸爸曾感叹地说:‘那个时候,我多靠得是廖政国同志这位好参谋长啊!’。”

    果然,在爸爸仅有的回忆录中,就有对廖政国叔叔的回忆,那就是当时震惊中外的——火烧虹桥飞机场。抗战爆发后,廖叔叔和爸爸从延安分到新四新三支队六团,不久,在陈毅的部署下,1938年9月六团挺进苏南茅山地区。1939年初夏,六团奉命以“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二路继续向东挺进。到东路后,血战黄土塘,击溃了日寇;夜袭浒墅关火车站,使当时京(南京)沪铁路停运数天,大大鼓舞了江南人民。1939年7月江抗二路二支队,直逼上海近郊,在青浦观音堂一带重创许雷生部,又奔袭姚友莲部,当时廖政国叔叔任二支队支队长,在追击敌人时,一口气追了60余里,误入了虹桥飞机场。廖叔叔当机立断,既来了,就不能便宜敌人,乘机袭击。袭击出乎意料的顺利,未放一枪便突入机场,生擒了伪军,缴获武器弹药,临撤时放火燃着了停放在机场的飞机。当时虹桥机场四周枪声彻夜不停,汽车来往不绝,上海市区的日军如临大敌,但我们的江抗英雄们,则带着胜利的喜悦凯旋了。第二天,“火烧虹桥飞机场”的消息在上海各界传开,《大美晚报》、《米勒氏评论报》、《申报》、《大晚报》都报道了这个消息。虽然只有《大美晚报》在第四版报导“新四军抵沪西,中日军有激战,”其他报纸没有明确指出是新四军打的,有的报导为“国军”,有的报导为“义勇军”,有的报导为“抗日游击队”等,但参加此次战斗的廖政国叔叔、吴焜、兰阿嫩,还有战士们,他们知道,这是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四军,即“江抗”部队打的。这次袭击飞机场,是在战前无计划部署的情况下,在追击敌人途中“顺手牵羊”之举。但是,这对当时处在日寇铁蹄下的上海人民和江南人民是何等的鼓舞啊!它燃起了人民心中希望之火,政治影响又是何等之大!谭震林同志1940年11月6日在江苏常熟东塘市就“江抗”东进一年的总结中指出:“27年10月(指1938年),江抗正式成立了。本着开展上海近郊游击战争的意志,向东行进。浒墅关之战,虹桥机场之行,已使沉默的上海近郊变成了烽火连天的战场,日寇被困在几点几线,不敢动弹……。”

    1950年11月7日时任20军付军长的廖政国叔叔率部随九兵团入朝参战,在摄氏零下40度的冰天雪地里,全军将士克服了因冻饿而非战斗减员激增的困难,英勇顽强地迎战武装到牙齿的、以拼死精神著称于美英军界的美陆战第一师,然而,美国王牌军被英勇的志愿军赶下海去,成了丧家犬。长津湖之战,我20军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湧现了以“特等英雄”杨根思为代表的无数英雄,受到党中央、中央军委和志司领导的高度评价。由于损失很大,上级有意要20军回国整补,但军首长一致不同意。廖叔叔说:“能有脸回国吗?冻伤的冻伤,拐脚的拐脚,破衣烂衫,要回也要象象样样地凯旋而归!”就这样,20军在咸阳进行了整补后,又以无比的英雄气概投入到五次战役中去,在三八线与美军进行了生死较量。战斗一开始,20军侠二次战役的雄风猛插敌纵深,直逼北汉江,随之突破昭阳江,奇袭五马峰,狠打“白虎团”,在抗美援朝五次战役中,胜利完成任务。20军奉命北移休整时,美军凭借现代化装备的优势,突然发起“闪击战”。我58师在联络中断的情况下,果断停止行进,就地狙击敌人。就在此时,廖叔叔也赶到58师指挥所,他充分肯定58师的决策。廖叔叔指示:要不惜一切代价阻止敌人,掩护友邻部队。是啊,没有上级命令、没有工事掩护、没有炮火支援、左右都没有友邻部队协同作战,仓促地由行进转成狙击,军师二级指挥员想到一块。这充分体现了一个指挥员的品德和素质:“天塌下来也要顶住的口号”在阵地上响起,激烈的狙击战打响了。战斗第二天,终于与兵团联系上。兵团首长指示:不论那一个部队到达华川以北地区都要听当地最高指挥员指挥,不惜任何代价抗住敌人的进攻。宋时伦兵团司令员赞扬20军当机立断,在联络不上的情况下主动由行进转为狙击,打的好!许多年后,南朝鲜国防部编写《战争史》以惊讶的口吻写到:“中共某军又出现在眼前。”这个“某军”在附录中指明是20军,“面前”指“华川正面”。20军指挥所的位置,美军一直未能判明,因为他们做梦也没想到它的位置会离双方接触的前沿那么近(不到6000米),廖叔叔这一着,无疑稳定了军心,巩固了阵地,在华川阻击50多天的日日夜夜里,20军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他们抗击并遏制敌人来自地面与空中的猖狂进攻,有利地掩护了兄弟部队的转移、集结和整修,并取得了击毙敌人2.1万余人的重大胜利,圆满的完成华川阻击任务,廖叔叔又带着胜利者的微笑率部奔赴新的战场。

    廖叔叔,你在战争年代,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浴血奋战;和平时期,为部队现代化建设而呕心沥血;在祸国殃民的“四人帮”面前,挺身而出,坚决斗争;浩然正气,日月可照!

    廖叔叔,您听见了吗?松涛阵阵,是在讲述您的光辉人生;林海声声,是在歌颂您的丰功伟绩。您虽然远离我们而去,但祖国的大江南北,留下了您的战斗足迹;江南的父老、山东的乡亲、中原的兄弟姐妹,永远在缅怀着您。

    廖叔叔,您看见了吗?今天我们伟大的祖国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如果你能在九泉之下得知,你所献身的事业如此兴旺发达,祖国在腾飞,人民安居乐业,你一定会含笑九泉的!

    廖叔叔,您未完成的事业我们一定会继续下去,革命的红旗会一代一代往下传,世世代代绝不改变!安息吧!廖叔叔,您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2002年4月2日初稿     2009年清明修改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
  • 军人,能真正是职业军人不是政治军人的不多,像廖政国这样的军人,是20军的骄傲,中国军队的骄傲


    写信时间:2012/03/20 13: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