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树勋:高举义旗勇为天下先
据统计,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有188万名国民党军人起义或投降。这大大加快了全国解放战争的进程。那么,你可知道谁是第一位弃暗投明的国民党将领?
高树勋,1897年生于河北盐山高金庄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因家中生活困苦,十几岁就外出当学徒工,1915年投奔冯玉祥部队当兵,逐渐从士兵成长为师长,参加过北伐战争。“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对日本侵略者采取绥靖主义,轻易丢失了东北3省。高树勋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不满,于是离开了部队。 1933年5月,高树勋奔赴张家口,协助冯玉祥组织抗日同盟军,任骑兵第2挺进军司令。
抗日战争爆发后,高树勋任河北暂编第1师师长,参加了徐州会战。1939年他升任新8军军长。在共产党的帮助下,高树勋仿照八路军的样子建设部队,士气大振。他率所部积极参加抗日战争,并同彭德怀、杨得志、解方等我军高级将领多有接触,对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十分钦佩。日本投降后,蒋介石不顾全国人民反对,一面下令抢夺抗战胜利的果实,一面积极准备内战,并密令第11战区副司令长官马法五、高树勋率领3个军沿着平汉路大举向北进犯。
高树勋对蒋介石阴谋准备内战,并把他的部队放到最前线与共产党作对的做法非常不情愿。于是,他对蒋介石的命令消极敷衍,战斗并不积极。在这种情况下,我军一面对来犯敌军进行严厉的军事打击,一面加强了对高树勋部队的政治攻势。在我军强大的双重攻势面前,高部官兵开始动摇。见时机成熟,1945年10 月27日,我军参谋长李达冒险穿过火线,亲自与高树勋将军面谈。在民族大义的感召下,高树勋将军最后下定决心举行起义。
10月30日,高树勋率新8军和河北民军一万多人在火线起义,这使战场形势迅速逆转。最终,我军获得了全歼敌军4万人、活捉第11战区副司令马法五的辉煌战果。由于这是内战爆发后第一支国民党军的部队举行起义,在国民党军内部引起了很大的震动。高树勋起义后,起义部队于11月1日迅速撤离战场,开赴解放区。一路上,沿途群众与学生列队欢迎,高呼“欢迎高树勋将军反战起义”等口号,到处贴满了五颜六色的标语。11月10日,起义部队在河北武安县邑城宣布成立“ 民主建国军”,高树勋任总司令。3天后,高树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高树勋这一果敢的爱国举动为国民党军中一切有爱国心、有正义感的官兵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使许多国民党官兵从迷惘中觉悟,看到了通向光明的道路。党中央对此次起义高度重视。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出扩大宣传邯郸起义的指示。12月15日,毛泽东提出开展“学习高树勋运动”。此后,许多国民党官兵纷纷以高树勋为榜样,在战场起义,走上革命的道路。
来源:《中国国防报》 (责任编辑:李海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