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掉队的长征战士——匡斌
1934年10月,匡斌随部队离开中央苏区。长征途中,他串一连战士参加了娄山关、四渡赤水、抢渡太渡河等战斗,每次战斗中,他总是冲锋陷阵,英勇杀敌。曾接连负伤六七次,也坚持长征不掉队,有“永不掉队的长征战士”之称。
长征到达陕甘时,匡斌在一次战斗中受了重伤。不能行走,部队要把他留到藏民区养伤。匡斌知道了。急得哭起来。他一骨碌从竹床上滚下来,爬到太队长面前说:“请把我扶到牲口背上去吧,我死也要死在长征队伍里。”大从长深受感动,答应了他的要求,终于走出了荒无人烟的草地。
1935年红军到达陕北后。匡斌经过短暂的休养,伤势未愈又跟随部队参战。在直罗镇战役中,当蒋介石调集5个师的兵力扑向红一军团毛泽东、彭德怀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所在地时,匡斌奉命率一个连的战士冲锋在前,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受到红军的嘉奖。
长征结束后,匡斌在八路军一一五师历任连长、营长、团长,率部队参加了平型关和百团大战。解放战争时期,参与指挥了解放济南、汤山、安阳等重要城市的战斗。1948年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参加了淮海战役。继而渡江,参与了解教大西南等战役。
新中国建立后。匡斌任军政大学第五分校校长、第七步兵学校校长。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任志愿军三十九军副参谋长。1955年任六十七军副军长.被授予少将军衔。后任江西省军区副司令员。1971年病逝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