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予遂生平
范予遂自幼上学,7岁就读于本村私塾,后到王家楼子、牛家官庄小学读书。1911年,已经18岁的范予遂小学毕业。1912年,范予遂考入青州农业职业学校桑蚕班,一年后毕业,又考入青州师范,不久放弃青州师范,经王乐平介绍赴济南考入留日预备学校乙班,学习日语。次年,他因参加讨袁护国军受牵连,加上学校解散回到老家。1914年重返济南考入省立一中,同年7月经王乐平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1917年从省立一中毕业后,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就读,期间深受美国杜威、英国罗素、的国柏格森等人学术思想的影响,参加过工学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活动。“五四”运动中,他和同学们一起走上街头,游行示威,发表演说,抗议“巴黎和约”,被北洋军阀政府军警逮捕关押约一个月。1921年暑假,范予遂从北京高等师范毕业后,先后在济南担任省立一中教务主任、省教育厅指导员、省视学主任等职,1923年8月、9月间,代表省教育会出席了在昆明召开的全国教育会议。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后,国民党山东省党部成立,范予遂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和常务委员会委员。1926年1月,赴广州出席了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同年10月,代表山东省党部出席了在广东召开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监察委员会和各省、市党部代表联席会议。1927年,蒋、汪所谓“宁汉分裂”时,范予遂站在汪精卫一边,汪精卫背叛革命后,他担任了国民党汉口特别市党部委员兼组织部长和汉口《民国日报》总编辑,为《民国日报》写了大量反共、也偶尔反蒋的社评。1928年,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以后,他追随汪派,参与了企图改组国民党,同蒋介石争夺领导权的“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1929年春,去日本留学。翌年,回国参加王乐平的葬礼,因无力继续出国,只得再事汪派,并于1931年5月被选为改组派的候补中央委员。 “九.一八”事变后,范予遂于1932年2月担任河南省道清铁路局局长,兼任国民党中央组织委员会委员。1936年2月,他辞去局长职务,赴英国进入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议会政治和费边改良主义。同时,被选为国民党中央党部党务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