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我的朋友,段丹峰(转)
纪念我的朋友,段丹峰
作者:麦当姥姥(考研朋友)
我与丹峰相识于2011年,我们一起进了北大研究生的复试名单。我们的生活圈子其他没有交集,她是我的考研伙伴,她考新媒体方向,我考大众传播方向。我们像战友一样,在各自的战壕朝着共同的目标一起打拼。
依然记得每天学习完她总喜欢带着我去禾谷园吃饭,说这里离学校近,也方便。她偶尔会嘲笑自己长得黑,像黑煤球。我总是安慰她,评论肤色好看与否的,不是黑白,而是是否均匀。她就乐呵呵地朝我笑。
我们备考到最后阶段,确实很压抑,但是我们都很努力,相互鼓励,相互搀扶,再坚持,再坚持。因为离成功只差一步。
临考的最后一天,我俩在北大的某个角落,将历年真题从头到尾梳理了一遍,只有我们两个。细微到一个小小的知识点,例如三网融合的英文单词、制播分离的定义,我们都全方位地扫了一遍。扫完之后,我们心满意足地说着感激的话,这一路,有你的陪伴,我很满足。
北大复试那天,丹峰穿了一件很漂亮的打底衫,加一个小外套,化了淡妆,清新脱俗地让人赏心悦目。那么充分地准备,我们都自信满满。
但是在面试的时候,我发现新媒体方向的进展速度特别特别快。结构化面试时间掌握在考生手上,不可能这么快的。我心里在隐隐担忧,新媒体方向可能不是结构化面试,,而是直接现场提问的方式。
我和丹峰一起练习,我知道,我俩是按照结构化准备的。我没准备的,她也没有准备。我的预料是真的,新媒体不按套路出牌。丹峰因为没有提前准备全英文的自我介绍,一下子慌了。
考完之后,我们互通电话相互诉苦,我抽到了死亡之题,她进了死亡之组。
最后,她未能如我般幸运,惜败北大复试。
我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我也知道怎样安慰都没有用。令我欣慰的是,丹峰经过短暂调整,立马满血复活地投入了找工作的大潮中。
不久之后,我在qq空间、微博中,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与工作激情的女孩。她签了中国经济网,开始了职业生涯。微博上有人说,这个姑娘不该把爱情活成生活的全部。我想说,她没有把爱情活成生活的全部,她有工作,而且她热爱她的工作,愿意为之拼搏。
这些年,国内的城市早就被她跑遍了,国外地区她到过美国、波兰、巴黎、俄罗斯、柬埔寨、韩国……工作上去报道全国两会,去参加乌镇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参加各种大型的新闻发布会,见李克qiang、见鹿晗,见黄宏,见周涛……见各种名人大咖。
看着她生活过得如此精彩,我心里特别高兴。最高兴的是,她找到了归宿,偶尔晒一晒小幸福。读研那会儿,我和她聊天,我都小心翼翼地故意避开提到我的生活,因为我知道,北大是她攻了两年都没攻下的痛!我尽量少提及。但是她却非常乐观地找我说话聊天,询问我的生活,诉说她的生活。她说希望找到一个靠谱的男人,有一个平淡温暖的爱情,偶尔搞点小浪漫,快乐地走完此生。在爱情上,她特别容易满足。不挑高富帅,不挑有京户的,不挑房子和车,就一个“靠谱”二字。作为朋友客观地去看,丹峰的条件摆出来,京城的男人排成排。
毕业后我开始找工作了。照样找她诉苦,你看,你已经是知名媒体的资深编辑了,我还是个小毕业生。读研有什么用?
我离京的时候,没有告诉任何人,包括她。因为不喜欢离别的氛围。
她知道后很生气地问我,那句话我现在还记得。她说:“我在你心目中是很不重要的人么?为什么走都不说一声?”
这句话我现在特别特别想反问她了,父母和朋友是你心目中很不重要的人么?为什么你说走就走了?丹峰你在私下里称呼潘奥为“潘潘”,但是在朋友圈里晒给我们看的,写的却是“潘君”,这一个字的变化,体现了一位女孩得体的考量与精准的用词拿捏。即使在最后绝望求死的阶段,丹峰的文笔依然是逻辑清楚、情真意切。即使在最后绝望阶段,也没有破口大骂,也没有哭天抢地怨天尤人,而是大度地送去了祝福,安静地选择了离开。这种素质与度量,当今社会几人有?
11月初还和潘奥在巴黎甜蜜度假,在朋友圈写下“巴黎太美,生命太短”这样的话。十几天之后,潘奥立马翻脸。十几天的时间,别说没给她缓冲时间,连我们这些天天看她朋友圈的人,都缓冲不过来,这到底是怎样一个急转直下的剧情?
11月27日晚,大家都在紧急营救丹峰的时候,潘奥竟然说,丹峰已经找到了,不用大家担心。这让大家延误了救她的最后时机,放心地去睡觉了。结果第二天知道悲剧发生了。
大家可曾想过,是潘奥不想让大家继续打扰他和杨柳依继续缠绵,所以随口说出来敷衍大家的话。是潘奥对大家呼救的不理睬,导致了丹峰的死亡。难道潘奥难道不需要为丹峰的死承担责任么?
之后段丹峰,潘奥,杨柳依三个词汇被推上热搜,众多网友去攻陷安徽卫视的微博。潘奥关闭微博评论,杨柳依女士删光所有微博。安徽卫视火速、全方位删评论,安徽新闻联播像个仓皇失措的逃兵一样,慌张地关掉评论功能。
我们先不去评论这是不是一个省级媒体该有的姿态。连不认识段丹峰和潘奥的网友都能看出来,潘奥的情书水平与丹峰的文笔,那不是一个段位的。
我们不搞学历歧视,事发之后,安徽某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潘奥的危机公关水平都写在镜头前了。作为一个媒体人,对于公关危机的拯救时机一个都抓不住。唯一一个公关的好机会,潘奥先生步步踩雷,这是不是能说明安徽卫视选人用人的水分。
丹峰走后,潘奥说了两点,第一,与丹峰已分手,第二,丹峰跳楼与他无关。
事后潘奥从派出所出来,和家人说说笑笑的,再度激怒了吃瓜群众。有人说,丹峰跳楼是对的,嫁进这样的家庭,也是生不如死。有人希望丹峰是失足掉下去的,因为为潘奥跳楼,真的太不值了。
事后杨柳依女士的亲属说了一句:“没结婚怎么能叫小三?大家懂不懂常识。”
事后杨柳依女士的家人身份被扒。
事后吃瓜网友给潘奥快递了写着潘奥名字的殡仪花圈。
……我们不能说,一个高学历女性嫁给一个安徽某职业技术学院的专科生就不合理。万事总求守恒,高贵的公主嫁给平民,一定要平民百倍呵护,这个爱情才能守恒。但现实没有平衡,丹峰在蹂躏中死去。所以,吃瓜群众来让这个事情平衡。
公道自在人心。吃瓜网友的痛心控诉,恰恰说明,我们社会向善之心从未泯灭和走远。
“老实人吃亏”、“好人没好报”这些道德滑坡的案例不是时代风貌的全部图景,任何混淆舆论的解释与辩解都左右不了世道人心的善义走向。
说丹峰不该在爱情上投入这么多,就像说不该去扶摔倒的老人一样。爱情来了,该不该投入,这与老人摔倒,该不该去扶,是一个道理。这本来是个很简单的道德设问,但在现实如变得如此复杂。
媒体人是分化的。一派是满腔热忱、不忘初心的热血青年,一派是在体制中摸爬滚打时间长,懂得运用言辞巧妙避重就轻的老油条。
丹峰与潘奥,恰恰是这两种力量的代表。
丹峰与潘奥的圈子,也恰恰是这两种力量的代表。
这是一场精英媒体人进攻与保守媒体人守擂的较量
这是一场对爱情投入忘我的纯真与身经百战、阅人无数的情场高手的较量
这是一场在爱情面前该不该投入的道德考量
这场较量,丹峰的离去为精英的媒体人失去了赢回这一局的筹码
这场较量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但后续潘奥家人与丹峰家人的交涉与状态,是左右人心的风向标。目前而言,丹峰的家人很惨,朋友都说,他们干不过潘家。
潘奥先生,请出来正面出来回答这几个问题,我们想要真相。
1、事发当天的你们最后的28秒钟,说了什么?
2、从欧洲蜜月回来到你移情别恋,一共10几天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3、你之前在媒体面前公开说,杨柳依不是你恋人。但是杨柳依的家属却说“你和丹峰没有结婚,杨柳依插足不算小三”。这个矛盾怎样解释?
4、你公开在媒体面前说很爱段丹峰,责怪段丹峰“晾了你一辈子”,但又说“你与段丹峰已分手,段丹峰的事情与你无关”,这个矛盾怎样解释?
(想到问题继续补充)
潘奥先生,我们等你的答案。下面是作为朋友对段丹峰说的话:
丹峰,你的阵营快输了,吃瓜群众们在替你顶住,你的媒体朋友们在帮你家人抗。大家不会让你输。
可是,赢了又怎样,你也不会回来了。
你知道微博有多少人天天打潘奥的电话,给他发短信,为你讨回公道么?
你知道有多少网友在为你声讨潘奥、杨柳依么?
11楼到底是怎样的高度,你到底是在怎样绝望中纵身一跃的。死都不怕,还怕活着么?
学传播的人都仔细研究过人肉搜索第一案的性质与影响,你却作了第二个姜岩。
丹峰,你身边的媒体朋友都不是群氓之徒,大家都在理性地替你表达。你生活在这样一个精英的媒体圈子里,多幸福啊。
有没有月光宝盒,借用一下,回到你纵身一跃之前的时光。
新闻热度会过去,舆论会降温,潘奥会结婚生子,杨柳依也会再嫁良人,唯有你,再也不会回来了。
有一天,陈年往事无人再想起。希望还有人会记得,2016年的冬天,有个女孩生命因为一个叫潘奥的男人而陨落,她是我的朋友,段丹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