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守绪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18061022
本馆由[ 一红 ]创建于2011年03月23日

清明祭父

发布时间:2011-03-27 14:55:32      发布人: 一红
清明 祭父

        光阴在白天黑夜的交替轮回中,一晃29年的时间就在弹指之间灰飞烟灭。又是一年清明时,本该是子女到已故亲人墓前扫墓追思的时节,可是,如今我却走在他乡的路上,眼见着他人捧着鲜花、纸钱,带着祭奠的果点消失在春雨纷飞,人欲断魂的画面中.......好几年了,未了的心愿让我陷入深深的愧疚......


    挥之不去的惆怅驱使我再一次打开音乐,冥冥中父亲的音容笑貌又浮现在脑海。搜索,不停地搜索,打开、试听,听到了,终于听到了留在少年时代记忆中那亲切熟悉的老歌,跟着父亲的二胡学会的曲子,已经深深地刻录在脑海。听,还是不听;曲还是那曲;唱,还是不唱,词还是那词,只是教我学唱歌的人已经不再为我拉琴......

 

    天堂里的父亲:虽然现代高科技丰富并不断满足我们对音乐的需求与享受,可夏夜皎洁的月光下,难得您有好心情,招呼我搬个小竹凳坐在您的身边,您兴趣满满地调弦、定音,我清清稚嫩的嗓音,伴着二胡如泣如诉的旋律学唱了那个(文革)年代,那些大姐姐们认为最能抒发情感的革命歌曲,虽然对许多歌词一知半解,但鹦鹉学舌也学会了许多好听的歌,还记得毛主席诗词歌、红卫兵想念毛主席的歌、歌唱解放军亲人的歌、《谁不说俺家乡好》、歌剧《洪湖赤卫队》插曲、歌剧《江姐》插曲、电影《刘三姐》插曲、电影《上甘岭》插曲、歌剧《红梅岭》插曲......对音乐的喜欢,就这样随着您指下颤抖的琴弦-美妙的旋律和着我稚嫩的童声,给我的生命注入了无尽的乐趣。

 

     不幸的我们,在那个史无前例的年代度过了人生宝贵的的花季少年。可我又是幸运的,因为我有爱我的父亲,有父亲的二胡伴我学唱歌。虽然美好的时光很是短暂,可我亦终生受益。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没有学上,我学歌认字;没有书读,我学毛主席诗词;在音乐声中感知人性真善美,体味喜怒哀乐悲。人生有许多追求和热爱,唯有我魂牵梦萦的音乐,让我在每个不同的心情有不同的心乐得以释放和抒发;安抚我每一次受伤的心灵,鼓励我每一次坚持的理由,激发我每一次进取的脚步。不再为自己没有机会专业学习音乐而抱憾终身,因为我以自己的方式感知了天籁之音;感知了爱的真谛;感知了生命的意义;感知了父爱如山!我知足矣!!

 

     天堂里的父亲,感谢是您给予我生命,教导我做人,教会我唱歌,享受音乐是我人生最大的快乐!

 

     天堂里的父亲,您一生克己清廉、坎坷多劫,对子女严厉且厚爱。当我初为人母,弟弟尚不能自立之时,我们对父亲的不易开始有所理解,未及我们感恩和回报,您却在那个炎热的暑假,匆匆的走了,走的是那样的匆忙......那天夜里雷鸣电闪,大雨倾盆;苍天在哭泣,大地在呜咽......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父不待。我会永远铭记公元1983年8月12日,因为这天,我和弟弟最亲爱的父亲,带着对我们无尽的不舍和牵挂双目未冥,溘然长逝。


 

      天堂里的父亲,您离开我们已经29年,29个春秋后的我已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但是您教我唱的歌我都记得。为了让您远在异乡的子孙们能够有一个寄托哀思的空间,我在网上“天堂纪念馆”为您创建了以您的名字冠名的纪念馆,已经开始在网上搜集那些您熟悉的歌曲,连同一把二胡,让无所不能的互联网传递给您,有您的二胡我的歌陪伴;有来自您曾见过和未曾见过的孙儿、孙女们在异国他乡互联网上的祭拜,您的天堂不再寂寞。

 

     天堂里的父亲,原谅女儿不能前去墓地在您的碑前献一束鲜花,上一柱清香,我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女儿对您的追念,您一定能感知到这熟悉的旋律和女儿的无尽思念吧?

                       图片

               父在心中永活,保佑全家平安!             

 

                                 

                                                               2011年清明前于南京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