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璧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17961
本馆由[ tb5l3y1t ]创建于2009年12月21日

1985年10月15日 胡耀邦为马璧骨灰安放仪式送花圈

发布时间:2010-10-06 16:29:26      发布人: tb5l3y1t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革中央常务委员马璧同志的骨灰安放仪式今天下午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习仲勋、刘澜涛、彭冲、朱学范、严济慈、胡愈之、杨静仁、胡子昂、钱昌照、屈武等同志,民革、台盟、台联和其他民主党派、群众团体的负责同志等四百多人参加了马璧同志的骨灰安放仪式。
  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内悬挂着马璧遗像,马璧的夫人胡春云献的花篮摆放在马璧的骨灰盒前。
  胡耀邦、邓小平、赵紫阳、彭真、邓颖超、万里、习仲勋、杨尚昆、胡启立、陈丕显、王震、刘澜涛、程子华、彭冲、王任重、朱学范、周谷城、荣毅仁、杨静仁、钱昌照、费孝通、屈武等同志,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中共中央统战部、民革中央、台盟、台联和湖南省、长沙市、湘潭县的党政领导机关送了花圈。
  安放仪式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王汉斌主持,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朱学范致悼词。悼词说,马璧1912年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历任湖南省民政厅视事、长沙绥靖公署政工处上校专员等职,1951年到台湾后,曾任台湾当局总政治作战部上校编辑、编辑主任,政工干校上校教官、系主任,国父遗教研究会理事、总干事,台湾警备总司令部顾问,总政治作战部特约研究委员等职。
  悼词说,当马璧了解到祖国大陆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出现的新气象时,他深深感到“中国有希望”,决心致力于祖国统一大业。他用实际行动响应了叶剑英同志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九条方针的号召,冲破重重阻力,于1981年11月毅然决然地从台湾回到大陆。此后,他被增选为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1983年被选为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83年参加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并任民革中央常务委员。
  悼词说,马璧在全国政协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期间,对国内四化建设、人民教育、对外宣传工作提出了许多积极的建议。他孜孜不倦地劝慰在台湾的朋友、同事和学生不妨来大陆走走看看,亲自了解体会,为祖国统一大业立功。直到病重之际,他仍然深切怀念在台湾的故旧好友,盼望祖国统一大业早日实现。
  马璧是10月8日在湖南长沙病逝的,终年七十三岁。在他住院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共中央统战部对他十分关切,派出医疗专家专程到长沙参加会诊和治疗。彭真委员长曾几次委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有林、王厚德等,前往长沙探望和慰问。全国政协也曾委托全国政协委员沈醉前往长沙慰问。
  湖南省党政领导机关、各民主党派和群众团体于10月11日在长沙举行了向马璧遗体告别仪式。
  10月12日,马璧的骨灰由湖南省人大常委会、省委统战部派出的专人和马璧的亲属护送来京。湖南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的负责人毛致用、焦林义、熊清泉、佟英等前往车站送行。

(《人民日报》1985年10月16日)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