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亮平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17855
本馆由[ o8aqx ]创建于2010年01月15日

吴亮平呼吁整治杭州水环境

发布时间:2010-09-30 14:53:31      发布人: o8aqx
 吴亮平(1908-1986),浙江奉化人,是我国著名的无产阶级政治活动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翻译家。他曾翻译过不少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他翻译的《反杜林论》曾被毛泽东赞誉为具有“大禹治水之功”。1936年曾为毛泽东与美国著名记者斯诺谈话担任过翻译,随后编译出版了《西行漫记》。这一位受人尊敬的革命前辈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冲击后担任中央党校顾问,出于对“文革”后家乡人民的关切,他与当时的省政协主席毛齐华相约来到杭州,其中巧合的是毛泽东比喻吴亮平的译作“功不在禹下”,而来到杭州后他关心的重点也就是水环境。

    提到杭州的水,总离不开历代的贤明州官。他们的每次治水都是在湖河衰败时往往冒着被诬陷罢官,贬谪流放的风险坚持奔走呼号才力挽垂危。苏东坡为治湖接连上了三本,朝廷才勉强给他一百道僧人“度牒”卖了一万七千贯钱,采取以工代赈,治理了西湖、盐桥河、茅山河(后两者古称“三沙河”),才解除了“市井大患”。到了明代,西湖已被豪门脔割得支离破碎,虽然都御史刘敷等一次又一次呼吁浚湖,都遭到了排斥。后来的杨孟瑛经过五年力争才获准开工浚湖,最后还是被借故诬陷降职使用。这在杭州历史上是常见的事。经过十年动乱的杭州,人们称杭城的面貌“脏、乱、差”;尤其是水环境,可说空前恶化。当时人称:

    西子蒙尘,路人掩鼻而过之。

    运河航行,要问杭州到不到,闻到臭气就知道。

    要看龙须沟,可到中东河!

    ……

    1980年的初夏,省市政协恢复活动不久。李本坤、林鉴川两位领导找我研究工作,并要我参加吴亮平同志来杭视察的接待工作,如实介绍实际情况。

    我们首先来到白堤,西湖水面平静,看不出有多大破坏。我们向吴亮平同志介绍了西湖失管,一些单位、工厂挤入景区,截流取水造人防、以致泉脉切断,湖水断源,而每天有万吨污水排入西湖,致使湖水急剧富营养化,藻类疯长繁殖、水质又黑又腥,西湖在不胜重负中呻吟。吴亮平同志不停地在白堤踯躅徘徊,心情十分沉重。突然他回首看到宝石山上有一条长长的隔离墙时,他长叹一声:这不是在山上造了“长城”,挡住了人们的去路吗?他说:什么时候,我们能还湖于民、还山于民啊!

    我们一行,沿着中、东河来到宝善桥旁,他要看看当年苏东坡治理过的河道现在是什么面貌。我们向他介绍:“文革”期间,沿河搭建了无数违章建筑,每天有大量污水、垃圾倒入河中,以致河床突起,水流中断,夏日炎炎时,沿河的居民因为河水臭气熏天只能紧闭窗户。有人说,中、东河已走到了尽头,气息奄奄了!吴亮平同志立即下到宝善桥畔的河滩,望着又黑又臭状如柏油的河水,半晌不吭一声,然后忍不住冲口而出:“这不是比龙须沟还龙须沟吗”!回头他对我说:“你们把这样的水装上两瓶送到北京去,好吗”?我笑答:“我们没这样的能量啊!”

    然后我们一行驱车来到九里松洪春桥畔,他了解到这里到灵隐、天竺大多是关闭的寺庙,他就不想再看了,就在洪春桥头向我们发了一通议论:松林疏落,御碑不存。他清楚地指出当年这里有“双峰插云”的御碑亭,现在荡然无存,这场“文化大革命”对祖国的文化是多大的破坏啊!“御碑”是古迹,破坏了就不能再生,即使重新恢复那也只能是“今迹”,不是古迹了。

吴亮平同志和我们谈了视察后的不少观感,胸有成竹地说,我要向中央呼吁:“救救西湖、救救杭州”。事隔不久,《光明日报》赫然发表了吴亮平和毛齐华的联名上报中央的文章,题目就是“救救西湖,救救杭州”!人们在议论这篇文章时称:河水在人们心上流淌,一日不治,一日不安,这篇震惊全国的文章于无声处听惊雷,既恰如其分,又恰逢其时!

    1982年春节,胡耀邦同志来到杭州,车过中东河,他要求放慢车速,停停看看闻名多时的“天堂龙须沟”,然后和省市领导磋商治理方案,决定由中央、省、市三家出资,根治中东河。

    吴亮平的呼声,启动了杭州治理“文革”创伤,启动了杭州水环境的全面整治,是又一次“功不在禹下”的业绩。

省、市人大、政协积极配合,多次视察调查提出建议和方案,首先刹住西湖违章建筑之风,陆续迁出挤入景区的单位和工厂,埋设截流污水管道,全面修筑湖岸堤坎,重点整治著名景点。对有争议的引水问题,省、市政协在何克希、黄宏煦副主席带领下,多次实地踏勘,力陈利弊,否定了从青山水库引水的提议,改由赤山埠从钱塘江引水改善西湖水质,得到国务院的认可和批准。

    在毛齐华主席亲自带领下,委员们视察了中东河污染情况,提出治理和动迁沿河居民的意见建议。沿河5.85  公里,迁出大批居民和单位。新华社为中东河治理专门发了《一次大迁徙》的通讯文章,传诵全国。

    1982年起,市政协周峰主席、江敦厚副主席邀集委员、专家设立专题,对运河污染和治理进行调研,多次邀沿河工厂讨论污水治理;在周峰主席主持下,市政协会同余杭县政协、市环保部门商定,对运河沿岸农村全面开展水改工作,有效解决农民群众的用水问题。还配合国家“六五“重点攻关科研项目,评审通过了《运河(杭州段)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课题。市政协通过常委会讨论上报了《关于运河污染的调查报告》,这个报告在《人民政协报》头版刊载,开了政协介入环境保护治理参政议政的先河。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