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雅的事件并不孤立,这是重男轻女的社会思想下必然的结果
近期河南太康的小朋友王凤雅去世事件引发了网友的讨论。先简单描述一下时间:
1:2017年9月,河南太康的王凤雅查出视网膜母细胞瘤。这是恶性肿瘤,但早期治愈率极高。在中国,这种病的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80-85%。摘眼手术、冷冻、激光、放疗,都可以治疗这种病。早期治疗不但可以保留眼球,病眼还能保有部分视力。从照片看,此时出现猫眼症状,眼球形状还正常,肿瘤很可能还局限于眼球的后半部。家人立刻开始在网上(水滴筹,火山,快手)公开募款,光是已知的到账款项就达15万元。
2: 2017年12月,王家人带着王凤雅——的哥哥去北京治疗兔唇。于此同时,王凤雅的病情一直在恶化,从公开发布的照片即可看出。眼睛逐渐突出,红肿,说明肿瘤已经扩散到眼球之外。眼球从可能保住,到完全不可能保住。网友发现后开始质疑。
3: 2018年4月, 在上海公益组织“大树公益”介入后,王家人才带着王凤雅去北京儿童医院检查,专家明确表示立刻住院还有希望。其母杨美芹跟志愿者大闹后将王凤雅带走,不知所踪。
4:志愿者寻人后发现王凤雅已经被带回河南,在张集镇卫生院点滴生理盐水。王家拿不出任何带王凤雅去大医院就诊治疗的记录。
5:志愿者举报并报警。4月11日政府工作人员陪同家属将孩子再次带到郑州肿瘤医院和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生同样愿意收治。但其母和奶奶要求医院保证治愈,而当时孩子已经病情危重。于是王家人再次找借口将小凤雅带离郑州。
6: 4月13日,志愿者再次提议送凤雅去郑州治疗,愿意承担一切费用。结果,其奶奶抢走志愿者手机,王家人开始殴打志愿者,志愿者无奈只能报警离开。
7: 当地卫生部门证实,对小凤雅所有的治疗(主要是输生理盐水)是免费的,而水滴筹的捐款已经被其母杨美芹提走。
8:4月30日,杨美芹继续手机上直播小凤雅的病情,呼吁公众进一步捐款。
9:5月4日,确诊仅8个月后,3岁的小凤雅离开了人世。
5月4日,河南省太康县不满三岁的王凤雅因重病去世,此前王凤雅的母亲曾在水滴筹等多个平台筹集资金,为她治病。此后,有网友质疑王凤雅去世后,所筹资金并未全部用完,并要求他们公布筹集资金去向。另据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太康县公安局了解到,经调查,此事不构成刑事案件,目前包括太康县和张集乡在内的相关工作人员都在做家属的思想工作,建议王凤雅家人将除去治疗后的筹款资金退还给相关部门。但目前家属并未透露筹款金额和剩余资金,并拒绝退还。
王凤雅的事件并不孤立,这是重男轻女的社会思想下必然的结果。这件事如果不得到妥善的处理,对于社会有益的募捐会受到很大的打击,许多真正需要救助的人会遭受怀疑。相对宽松的网络筹款渠道正在透支人们的善良,在经历一次又一次地欺骗,人们再也不敢轻易地付出自己的爱心,使得那些真正需要得到帮助的人可能因此得不到帮助,造成社会公信力的丧失。
国家的法律部门对对虐待亲生孩子的父母如此宽容?为什么在事实如此清楚的情况下,明知他们在折磨孩子,妇联和政府工作人员还是在劝解,还是无法将孩子从他们身边带走?法律就无法保障孩子们的安全?国家如果可以承担起父母失职儿童的就医、生活和教育问题,小凤雅也不会这样等待死亡。
小凤雅已经离去,但我们可以阻止另一个小凤雅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