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不单行 少年苏少容患白血病
苏巧蓉、苏少容,如果是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里,这会是名门世家的名字。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两个名字却充满了无助与苦难。
少容,18岁,龙海二中高二。成绩优异、阳光帅气,这位老师们的宠儿、女孩儿们倾慕的对象,在满是青春的校园里意气飞扬,生活是如此美好。
2011年11月3日,对巧蓉来说,是个不祥的日子。那天,少容入院了,她有一种隐隐的担心,总觉得会发生什么。11月7日,少容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巧蓉不知道弟弟的病意味着什么,却深深的明白白血病的可怕。
半年时间,这一家无比煎熬。常人很难想象,每天睁开眼就要化疗的人是多么痛苦,每天睁开眼就要看着自己最亲的人被病痛折磨是多么难过,每天睁开眼就要发愁医药费是多么的心慌。我们无法设身处地,只能伸手援助。
2012年6月12日,@苏巧蓉 在微博上发布了第一条消息:“配对很成功,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只要你好好的,你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这一天,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巧蓉得到了一个好消息,通过骨髓比对,她跟少容的骨髓配对90%以上兼容,弟弟可以使用她的骨髓进行移植。
虽然,横放在眼前的依旧是那个天文数字,但巧蓉感觉见到了阳光。
“我知道他想读书,想参加高考,高考那天他一大早就起来发表心情,看了真的很心酸。”
“他也喜欢海贼王,火影忍者,麦兜,”
巧蓉的微博上记载了弟弟在病房里的点点滴滴,哪怕是一点点的悲伤、一点点的开心。
由于病情复发比较严重,少容转到福州协和医院继续治疗。
巧蓉没忍住,“如果可以,我想把命给他。”
不需要也不忍仔细去描述这一家的拮据:普通农民、打杂工、供两个孩子上学、70万的治疗费……天文数字、晴天霹雳、雪上加霜,这些词总会不由自主地跟随着一起出现。
8月12日,操劳大半年的父亲最终病倒了,被诊断出心机梗塞,也住进了重症病房等待手术。
8月20日,因无力再承担每天高昂的治疗费用,少容被迫离开了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