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叫刘先志,弟弟叫刘来志

三十年代初期,济南柴油机厂新添了两个工人,哥哥叫刘先志,弟弟叫刘来志。他们虽然年纪轻轻,且只粗识文字,但思路敏捷,领悟力极高。不仅很快掌握了本工种的技术,并有多项改革发明,为此深得一位姓梁的资本家的赏识,将女儿许配给刘先志,然后送他俩到德国深造。两个人主修理工,发奋苦读,竟都成了大气候,先后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弟弟刘来志受聘于一家研究所,哥哥刘先志到德国最为著名的克虏白兵工厂任工程师。不久,刘先志即升任为克虏伯兵工厂的副总工程师,成为世界兵器行业的巨匠泰斗。那时,他刚刚步入而立之年。
期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他滞留在纳粹德国,在其导师哥廷根大学著名的科学大师、流体力学家L.普朗特(Prandtl)教授的介绍下,进入克虏伯兵工厂工作,由于其聪慧而勤于思考的头脑和极强的业务能力征服了严谨细致的德国人,被聘为坦克火炮设计师(而且是克虏伯兵工厂唯一一名东方人,中国籍设计师),他参与设计了德军多款火炮以及黑豹和虎王坦克的炮塔,即我们吧友熟悉的虎王完全体亨舍尔炮塔。并主持开发了军迷们耳熟能详的黑豹坦克的KwK42L/70型75mm坦克炮、虎王的L71型88毫米坦克炮。参与了L100型88毫米、L68型105毫米、L55型128毫米三种大口径坦克炮的开发工作,其中前两种火炮也是虎王坦克升级计划中的换代火炮,其威力不仅远超旧式,也大大强过了老鼠上的128毫米L55和E-100上的150毫米L38。其强大的火力足以有效制服战争末期出现的盟军各种新式坦克(苏军的T-44/T-54以及美英的M46/百人队长的装甲在这两种炮面前将像纸一样被捅破。而美军的重型坦克M29M30以及苏军的重型坦克IS系列能否抵挡它们的攻击还是一个???号。)可以这样说,刘先志为纳粹装甲兵铁骑上锋利刀刃的锻造立下了汗马功劳,当然,这段经历也为他在后来回国以后的政治风波中的遭遇,埋下了伏笔。

1945年,希特勒战败自杀,德国无条件投降,刘先志同克虏白军工厂的高级技术人员一道,被虏往苏联。正在西北黄土高原上欢庆胜利的中国共产党人没有忘记他,当***、周恩来得知刘先志被俘的消息后,立即派人同斯大林交涉,费尽周折,终于将接回祖国,使得这棵奇葩得以保住护。此后的岁月,他跟着中央的后勤队伍转战南北,直到全国解放。刘先志痛恨自己前半生的罪过,不原再造兵器,便来到山东济南,在这所学院里担任了院长,他把一腔热血,满腹学识,倾注在新生嫩苗的成长上。他期待着学生们能一展他的大抱负,为祖国做出大贡献。
文革的风暴席卷中华大地,他所在的学校自然不能幸免,无数根红苗壮、扛枪受伤的老革命尚被批判打倒、油炸炮轰,像这样满身辫子的人当然更是无法逃避厄难。在受尽百般凌辱摧残之后,他被罢官削职,成了一名普通的花木园工。身背”叛徒”、”内奸”、”特务”、”法西斯别动队”、”反动学术权威”十几种罪名的他,似乎已经看到了英雄末路。

1969年中苏在珍宝岛发生的战斗震惊了整个世界。苏军以先进的坦克,横行霸道,我军的各种口径反坦克炮,都无法对T-62坦克构成的威胁。珍宝岛自卫还击作战不久,在几位老帅的干预下,研制新型穿甲弹、破甲弹的任务就落到某军事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肩上。但要求穿甲弹、破甲弹击穿不同厚度的钢板,初速应该是多少?炮弹接触钢板时瞬间产生的高压又压该是多少?科研人员心里一点底都没有。没有准确的数据,研究就无法进行下去。幸运的是得到了计算这个课题的一个方程式。这道方程式谁也不会解,我国刚刚研制的计算机更是不能输入解这种方程式的程序。叶剑英元帅知道后,他指示一定要加速研制出新型穿甲弹、破甲弹,并提出到山东某大学一位叫刘先志的火炮专家,可以向他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