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原主任王黎夫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173048069
本馆由[ 晓阳 ]创建于2014年02月19日

祖亲为我借相机

发布时间:2020-09-21 09:48:47      发布人: 晓阳

   

回首往事,感慨万千。

我是个50后。我们这一代,小时候不太容易接触到照相机,更谈不上“摄影”。

我之所以能出版有摄影作品专著,成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并为所辖地区的摄影领军人物,这都缘自于祖亲当年的关爱。

1975年8月,刚下乡工作的我,因有相对他人的“绘画专长”,两个月后调至团场电影放映队,名曰画幻灯片。

那时,放映队还没照相机,我只能找团场保卫科沈干事,请教摄影基础技能,并借用上海“海鸥4A-120”双镜头双反胶片照相机。

1977年,我至杭州第一次与祖亲相会,斗胆提出能否借一相机,用于摄影留念。

祖亲欣然答应从单位借给我。

第二天上午,祖亲就让司机周滨水师傅,给我带来一部类似“海鸥4A-120”的相机和10个胶卷。

当我拍完两卷,送至西湖湖滨印相亭冲洗时,两工作人员说能否把相机卖给他们。我说这是借的,不能卖。他们说,什么?借的,谁信,谁能会外借这样的相机。我问他们为什么?他们说这是世界名牌——德国禄莱福莱2.8双镜头双反胶片照相机,现在有钱也买不到。

捧着挎在胸前的德国禄莱福莱双反相机,我顿时惊呆了。

我这刚工作两年的人,连一般国产什么海鸥4B、牡丹、珠江、东方、凤凰、峨眉相机等,都买不起。而今,居然能将世界名牌相机,捧在手中使用,真是太幸运啦。

晚上,博才多学的祖亲告诉我, 1929年,德国工匠雷哈夫·海德克(Reinholf Heidecke)想的仅仅是做一种比当时笨重的箱式相机操作简便的照相机。基于这种考虑,1929年,他与商人保罗·福兰克(Paul Franke)开创的禄莱公司,推出的6×6cm的中画幅禄莱福莱双镜头反光相机,粉墨登场了。1937年,双镜头的禄莱福莱获得了在德国科窿举办的世界展览大奖。这款职业和业余摄影师都非常满意的禄莱福莱相机,开创了禄莱的历史,而且在多年中几经沉浮,一直延续到今天。上海“海鸥4A-120”双镜头双反胶片照相机,就是仿造禄莱福莱而制......

正是祖亲给我借世界名牌相机的这一关爱,使我逐日爱上了摄影。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和工作的需要,摄影图片和文字,渐渐成了我感知和介入社会的一种方式,并开始学会用眼睛去发现与记录。

在大学时的摄影课及《纽约摄影学院教材》,让我知道了摄影术的起源,知道了曝光量是由光圈和快门相结合的产物,知道了控制光比的技巧,知道了感光媒质都具有各自的特性和感光速度。

为了能够更加准确的掌握曝光量,我认真拜读和学习了亚当斯的《论摄影》.在拍摄和暗房制作的实践中,了解和感知亚当斯创立的“分区曝光法”。

慢慢地,我开始认知了布列松、桑德、弗兰克等知名的摄影师。

多年的摄影生涯,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摄影画面的趣味中心,什么是摄影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如何打造摄影作品的精品力作。

有人说,摄影是一门瞬间的艺术,能把人生的美好瞬间定格成永恒。

我觉得,摄影是以形体构成、光色调配、明暗对比、线条组合等手段,塑造出直观可见、可感的艺术形象。通过“形”、“神”的和谐统一,反映某种意蕴。

“我力求拍下来的不仅是眼见的东西,而且还有想到的东西。”前苏联摄影家加兰宁说的话,也正是我始终追求的一种相互交融的情感......

 43年了,我先后使用过徕卡、哈苏、林哈夫、佳能、尼康、勃朗尼卡、宾得、康泰时、奥林巴斯等世界知名品牌相机。但是,我对禄莱福莱2.8双镜头双反胶片照相机,仍是情有独钟。

(晓  阳)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