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红岩英烈报道:民政局证明 亲属期盼到渝扫墓
2009-03-24 14:45:00 来源: 大河网(郑州)
延津县烈士事迹陈列馆关于王锡珍烈士的事迹记载
在狱中宣传马列主义
“大河网报道我们村革命烈士王锡珍的事迹以后,村里的群众就像过年一样,心里乐开了花,大家奔走相告,为村里出了这样一个伟大的革命英烈而骄傲自豪。”昨天下午,延津县丰庄乡飞王村的村主任王协广在电话里这样告诉记者。
昨天本网发布了《河南红岩英烈:叶剑英介绍入党新婚9天参加革命》一文,介绍了延津县丰庄乡飞王村红岩英烈王锡珍的事迹,在当地及广大网友中引起强烈反响,飞王村村主任王协广迅速和王锡珍的堂孙王秀山取得联系,并和镇民政所人员一道赶往浚县寻找王锡珍烈士已改嫁的妻子。
新婚第9天离家报国,家人长期被误解
23日上午,记者电话采访了王锡珍烈士的堂孙王秀山,王秀山喜极而泣:“没有想到,这么多年了,政府还想着我们!”王秀山向记者回忆起爷爷王锡同(王锡珍的二哥)在世时告诉自己关于王锡珍的相关情况。
王锡珍弟兄三人,老大王锡相、老二王锡同、老三王锡珍。王锡珍1934年结婚,妻子是本乡的,但王锡珍报国心切,新婚第9天晚上自己偷偷翻墙前往南方,我们家人就没有了他的音讯。
1950年全国解放后,王锡珍烈士的妻子由于长期没有王锡珍的音讯,加之家里日子艰难,就改嫁到了浚县,后来难产去世了。
解放后,由于大家都认为王锡珍是国民党反动派,亲属一直背着“特务家属”的黑锅,房子、土地及家具等都被群众分了。王锡珍的父亲死时家里穷的连一口棺材都买不起。文革时期,他的家人又被划为右派反革命分子,老大王锡相和他的儿子不堪忍受折磨和批斗,偷偷逃到了陕西的深山中躲了起来,现在也都已去世。
叶剑英元帅亲自批示平反,追认为“红岩英烈”
直到1983年,王锡珍一个在延津县城工作的本族兄弟在电视上看到有关红岩英烈的报道,其中就有“王席珍”这个名字。于是回家找到王锡珍的二哥王锡同,王锡同又找到了好几个熟悉王锡珍情况的老年人作证,到县城有关部门反映,并把相关材料邮寄到四川省委组织部。
后来经过四川省委组织部的几经努力,经过叶剑英元帅的亲自回忆及批示,包括王锡珍在内的“军统电台案”才被平反。四川省委组织部还专门给王锡同发来确认王锡珍为“革命烈士”的信函,并颁发了“烈士证书”,同时也为其家属颁发了“烈属证书”。接到相关信函和证书后,王家人相拥而泣。
遗憾的是,有关王锡珍的相关照片等资料在文革时被人销毁了,而且当年为王锡珍平反后政府发给其亲属的烈士证书和烈属证书等也被王秀山于2007年盖房时不慎遗失了。
民政局证明
王锡珍为“革命烈士” 亲属期盼到渝祭拜
昨天上午,记者又与延津县县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李建斌取得联系,李科长显得很激动,连声说:“我知道王锡珍这个人,我们县烈士事迹陈列馆就有他的事迹,他是我们延津县的革命烈士,是我们延津县的骄傲!”
下午3时许,李科长为记者发来了延津县烈士事迹陈列馆王锡珍烈士事迹展板的照片和延津县民政局证明王锡珍为该县“革命烈士”的证明。
据记者了解,由于家境贫困,接连发生诸多变故,直到王锡同去世时也未能到重庆拜祭弟弟,现在王秀山等烈士亲属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到重庆祭拜,圆了父辈的梦想。
接着,记者将所了解的有关情况向重庆“红岩连线”方面进行了通报,对方非常重视,并立即和王秀山取得了联系。“红岩连线”工作人员王浩告诉记者:“我们已经请王秀山把相关资料寄给我们,并希望能找到王席珍的一些照片资料,以便我们更好的宣传烈士的事迹。一经确认他是王席珍的亲属后,就发函邀请他来参加重庆市举办的‘11.27’六十周年纪念活动。”
(本文来源:大河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