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环卫工人张景和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165214498
本馆由[ 张兵 ]创建于2012年04月18日

张景和 捧起突如其来的幸福

发布时间:2012-04-18 12:20:50      发布人: 逝者安息
每天早上4:30起床,晚上11点才能休息,在常人看来非常辛苦的环卫工作,张景和却非常满足和幸福,“我觉得照片取名《幸福》很好,我现在的生活的确很幸福,有孙女、老伴为伴,孙女又懂事,不用我操心,我工作还可以赚点钱,家里还有地,生活不愁。”

  半年前,也就是2011年6月3日晚上,摄影爱好者金云钟在蜂鸟网论坛上发了一张取名为《幸福》的照片。照片上,一位身穿环卫工人橘黄色背心的老人,坐在马路边绿化带旁的水泥台上,用手捧着一位女童,两人满脸堆笑地鼻吻。

  发帖人同时描述说,城市里的环卫工人属于社会地位很低的人群,经常会受到一些人的歧视,也有安全风险。但是,他们有着自己的幸福,儿孙们坐在膝上亲吻着他,笑容与幸福顿时写在脸上。

  《幸福》照片中的温馨场景感动了众多网友,被转发8万多次,评论1万多条。一时间,感动、温暖、幸福在网络与现实间传递,《工人日报》更是于6月9日在头版的显要位置刊登,新华网等多家媒体也纷纷刊登,照片上的主人公张景和与孙女欣欣瞬间成为网络红人,并由此引发更多人关注环卫工人这个普通的职业,以及对幸福的思考。

  如今,这对爷孙怎么样了?他们的生活还好吗?

  在马路上快乐工作的老人

  张景和,62岁,江苏省丰县华山镇套楼村人,与老伴同是徐州市红帽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环卫工人,租住在徐矿总院附近小区的一间不大的地下室里。每天4点半起床,5点准时到岗,晚上10点下班,夫妻两人共同负责约200米长的街道清扫工作,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马路上度过。

  “为了早上能尽快完成工作,一般都是我和老伴同时到岗,分头打扫。早上普扫,晚上普扫,普扫以后中间吃过饭巡视一下就可以,看哪有纸屑纸袋就捡起来,保持路面清洁卫生就可以。此外,小广告也由我负责揭。我们每天早上出门上班时,就把孙女锁在屋里睡觉,7点钟,一人回家喊孙女起床去上学。天天如此。”张景和这样简单描述着自己一天的工作和生活。

  说起为什么带着孙女来徐州打工,张景和坦言:“我们的两个女儿已经出嫁,儿子儿媳将孙女交给我们后外出打工,如今孙女已经6岁了,是我们老两口一手带大的。今年年初,为了城里的这份环卫工作,我带着老伴和孙女从老家搬到了徐州。”

  这份在别人眼中又脏又累的工作,在张景和心里却好得很。因为有了这份工作,张景和夫妻俩一个月的收入,除了日常的生活开支和每月200元的房租,还能负担孙女的幼儿园学费,这对他们一家人来说已经很满足了。此外,为了能再增加点收入,攒点钱,张景和每月都向公司请两天假,回老家照看果树。

  半年前,照片《幸福》火爆网络时,张景和正在老家给果树喷药,对自己“出名”的事情毫不知晓。“没想到一回到徐州,就有很多媒体来采访我,差不多有十来家吧,南京的,长沙的,北京的,都有。”

  现在,在张景和的家中,墙上挂的最显眼的就数那张《幸福》照片,每每看到这张爷孙合影,张景和的一家人都沉浸在幸福之中。他和老伴至今还记得很多网友们的评论:“脸上和手上的皱纹、幸福的微笑,孩子懂事的表情……让人看了很温馨很感动!”“看着就温暖,他们是城市的化妆师,劳动人民最实在最平凡的瞬间也是最美丽的。”“太感人了。环卫工人虽然社会地位不高,但是却为我们的城市做出了贡献。”“看到以后鼻子一酸,被深深感动了。”“孩子,长大后要好好爱你的长辈,因为他是这个城市里最可爱的人。”

  张景和笑说:“其实,不但我没想到,就连这张照片的拍摄者金云钟,也没想到《幸福》感动了这么多人。当然,也有个别网友曾质疑,这张照片是摆拍的,是事先设计好的,这是不可能的,不可能。”

  他回忆当天的情景:“那是5月7日傍晚,孙女下了课,就跟着我在马路上清扫,别看她人小,又懂事又勤快,会帮着我扫地、扒垃圾。我看她小小年纪就懂得帮着干活,非常高兴,就索性把她抱起来坐在路边的花坛上玩。当时,金云钟正骑自行车回家,路过煤建路矿务集团时,看到我们爷孙俩,他觉得场面很感人,就下自行车,在远处连拍了几张照片。后来,他把洗好的照片给我看,我才知道这事。”

  幸福,就此被定格在了这一刻。幸福,也注定从这一刻开始发酵。如今,张景和更加努力工作,也更珍惜这份工作,“来徐州打工,得到了很多人的关心和帮助,我很高兴,也很满意现在的工作,我要把工作做好,为徐州的卫生添一份力量,为创建文明城市做贡献。”

  “我现在的生活很幸福”

  在照片《幸福》走红网络后,张景和的老伴曾一度担心被公司领导看见后,会批评张景和上班带着孙女,不专心工作,从而导致被辞退。

  但是,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公司不但没有批评他,还破例允许他们工作可以带着孙女,只是要注意安全。保洁班长侯先生表示:“出于安全考虑,公司有规定不允许带孩子,但考虑到老张的情况特殊,不会因为这事处理他的,但会提醒他注意安全。”

  《幸福》的故事在网络上传递着,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被感动的人向张景和和他的孙女伸出了援助之手。

  张景和的孙女在刚到徐州的半年时间里,一直在一所幼儿园读大班。因为没有城市户口,能否在徐州上小学成了老两口最头疼的事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张景和曾说,“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让孙女在城市上学。”

  如今这个梦想实现了。今年6月,在由徐州市文联、徐州市摄影家协会主办的金云钟网络红片《幸福》摄影作品研讨会上,金云钟将东方图片社奖励给自己的3000元钱转交给了张景和,希望能为孩子做点什么。

  同时,在徐州市教育局的帮助下,张景和的孙女申请到了徐州市永安街小学就读。张景和感动地说,“要特别感谢永安街小学的汪校长,孩子的校服、书包、学习用具我们都没有花一分钱。”

  徐州市永安街小学的汪校长对张景和说,不要担心孩子未来的上学问题,他会一直帮助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与成长。

  为了能按时接送孙女上下学,张景和还把工作从全天班调整成了半日班。“之前在老家,这孩子挺好动的,但是上了小学以后不一样了。现在,每天放学再好的零食也不吃,再好的电视节目也不看,一心一意先把作业完成。”

  现在每天晚上,张景和与老伴要忙到10点多,孙女也一直陪着,或在旁边玩耍或帮着清理垃圾。孙女性格活泼外向,不惧生人,虽然只有6岁但十分懂事乖巧。见到记者时,她手里拿着一个削笔刀,说这个是老师奖励的。她还拿出作业本给记者看,“老师说我作业写得很棒!”

  看着孙女的变化,老两口欣喜与安慰不觉涌上心头。“对于我们一家人来说,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良好的生活环境都只为养活好孙女。”

  今年9月,张景和老家的果树到了收果子、卖果子的时候,由于缺少精心的照顾,果实质量不高,没能卖上好价钱。但是,张景和心里还是美滋滋的,“明年不种果树了,踏踏实实地在徐州干环卫工人,尽力给孙女创造好的生活条件,培养她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以回报社会。”

  在采访张景和的过程中,给记者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和老伴都能在辛苦中保持乐观的心态和平和的心境。每天早上4:30起床,晚上11点才能休息,在常人看来非常辛苦的工作,他们却非常满足和幸福。为了孙女未来的生活,他们省吃俭用在城市里做着最基层的工作,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小孙女能过得好一点。

  “我觉得照片取名《幸福》很好,我现在的生活的确很幸福,有孙女、老伴为伴,孙女又懂事,不用我操心,我工作还可以赚点钱,家里还有地,生活不愁。”张景和说这话的时候,脸上带着微笑,满满的全是幸福。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