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冠三-屯垦开荒
1952年8月,谭冠三大力支持创办了西藏军区第一个农场“八一农场”,并经常到农场去参加劳动。他参加劳动不是挖几锹,做个样子就走,而是常常住在“八一农场”,和藏汉农工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那时,他住在一个被称为“罐头盒房子”的土屋里:墙是草皮垒的,屋顶是用罐头盒铁皮盖的。在高原日夜温差大的情况下,中午热得他汗流浃背,半夜冷得他四肢僵冻!边防战士们见年过半百的谭政委,和大家同甘共苦,开荒的劲头越来越大。经过一年艰苦努力,军区“八一农场”和机关部队的庄稼蔬菜,获得了丰收,大大鼓舞了驻藏部队长期建设边疆的勇气和信心。 1953年秋收时节,谭冠三特意邀请了西藏的爱国上层人士和妇联、青年联谊会的男女老少,到“八一农场”参观,其中,有阿沛·阿旺晋美夫妇,有达赖喇嘛的母亲等。“八一农场”附近的藏族群众也闻讯赶来参观。这不仅大大鼓舞了藏族人民建设家园的信心,而且让西藏上层朋友和广大群众真正相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的的确确是各族人民的子弟兵,是来帮助西藏人民发展生产,建设祖国边疆的。他们亲切地称解放军是“新汉人”、“西藏的红军”,是“菩萨兵”。 谭冠三常常对战士们说:“咱们在世界屋脊、风雪高原搞生产,撒下的不仅是萝卜种子,白菜种子,而且是希望的种子,团结的种子,富裕繁荣的种子啊!”正如他所预言的那样:过去很少种菜、蔬菜品种极少的西藏高原,如今已种出了番茄、辣椒、黄瓜、芹菜、菠菜等十几种蔬菜。西藏军区各农场和广大部队实现了蔬菜自给或部分自给,西藏地方上的农场和农民的土地上,也长出了又鲜又嫩的蔬菜。 西藏高原过去缺少水果,吃水果很困难,须从内地运去,路途遥远,运到拉萨,坏的多、价格高。谭冠三积极支持“八一农场”试种苹果,批准农场去山东、河南等地买苹果苗,请苹果种植专家来西藏指导,他自己还在他的住地开垦了一个小苹果园做实验。他回内地开会,常常带回一些果树苗。经过他的辛勤劳动和精心栽培,他的小苹果园比“八一农场”的苹果树早一年结果,有一棵竟收了二百多斤苹果。政委苹果园丰收,带动了军区各个农场和部队。 除了关心种菜和水果外,谭冠三还十分注意在藏族群众中培养专业技术人员,他嘱咐农场场长刘国玺,把那些孤苦伶仃的藏族流浪儿收留进来当农工。有的藏族孤儿,随父母来拉萨朝佛,经过长途跋涉,父母死了,孩子流落街头,挣扎在死亡线上。看见“八一农场”丰收的粮食、蔬菜,流浪儿们看到了生路,看到了希望,纷纷要求加入农场。他们在农场得到了温饱,找到了真正的幸福。如今,西藏高原的苹果不仅年年丰收,做到苹果自给,而且品种越来越多,质地优良,嫁接的“高原红”,一个苹果有半斤重。还有黄香蕉、红香蕉、苹果梨等优良品种。吃果不忘育果人,谭冠三的试种之功是不能忘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