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怡坤“半路出家”当起女小生
年已六旬的钟怡坤依旧窈窕挺拔,神采奕奕,言谈之间声音轻柔,语气温和,显得十分平易近人。钟怡坤回忆道,1962年,广东省舞蹈学校来汕头招生,当时钟怡坤刚好小学毕业,对舞蹈一窍不通却意外被录取了。1968年毕业时碰上了“文革”,专业对口的省歌舞团、战士歌舞团都解散了,她被分配到普宁文宣队工作。1970年,文宣队改为潮剧团,她就这样阴差阳错地成了一名潮剧演员,从此在梨园这片土地扎根、开花、结果。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江南北,国门打开了,国家之间的交往也频繁起来。当时,“潮剧外交”如火如荼地兴起和发展。为架起中国与泰国之间友谊的桥梁,1979年,广东潮剧院一团要恢复名剧《荔镜记》,并准备第一次组团出国演出,钟怡坤因身材高挑、气质大方而被选中扮演“陈三”一角。经过一番刻苦学习,她怀着忐忑的心情随团出访了,演出赢得了观众的喝彩。当时泰国《京华日报》还发表了一篇题为《钟怡坤形象可人》的报道,对她扮演的“陈三”角色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汕头的潮剧第一次走出国门演出,也是我第一次出国,实在让我开了眼界。”钟怡坤回忆道,之后潮剧团经常受邀到泰国、新加坡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演出,钟怡坤前后担任了50多个主要角色,已经将自己的生命与潮剧融为一体。这几年来,潮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退休了的钟怡坤仍坚持参加演出,如应邀到泰国、新加坡参加当地的文艺活动,为连结乡情乡谊,为潮剧在海外发扬光大再尽一分薄力,虽长途跋涉奔波也乐在其中。去年,钟怡坤获得了广东省潮剧发展与改革基金会颁发的 “潮剧表演一等奖”表彰,她说:“政府对潮剧更加重视了,看到汕头的潮剧人才辈出,我感到由衷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