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印象里,姥爷始终是微笑的。那微笑,温暖、坚定又谦和。
记得小时候,,姥爷姥姥每天下午都会拎着奶筐到送奶站取鲜牛奶,烧好后等我回来。我放学到家马上就能喝到新鲜的热牛奶,天天如此从未间断过;每次寒暑假,我都喜欢在姥爷大大的书桌上写作业,对面是姥爷在写字、画画,我总喜欢学姥爷的样子描描画画;长大之后渐渐听家里人讲以前的事情,我才知道姥爷曾经对别人提供过那么多帮助,不止对亲人,而且对同事、朋友、邻里也都慷慨相助,我也才明白为什么每年春节总会收到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贺年卡和问候电话。
搜索记忆,我从不曾记得姥爷对生活有过抱怨和对往事有过后悔。听姥姥和妈妈讲,姥爷是在解放前夕从香港回到内地读书和工作的,曾经的岁月里他有过食不果腹,有过千里飘泊,有过不公正的待遇。姥爷每每听到这些往事时,总是一笑了之,乐观又坚定。我也问过姥爷,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走过那些艰难的路程,他总说,当时不觉得苦,生活总要继续,既然选择了一条路,就要坚持。这条路一走,就是一世的坚持。又想起姥爷练字,几十年日日不辍。“坚持”,一个姥爷对我反复提到的词,他用一生的践行做了最好的榜样。
姥爷还有一种最令我敬佩的精神,就是不断学习。姥爷的床头常备的是各种诗词选集、英文文献和几本字典。他经常会拿着生词和大家讨论,或者就报刊上提到的新技术、新发现跟家人交流。在八十多岁的高龄还在学习新知识、新词汇、新技术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姥爷却把学习当作最大的快乐和兴趣。
我现在时常会梦见姥爷,喊我吃饭、教我人生的道理或在静静的练字。许多画面,许多话语会时时激励着我,指引着我。我会学着像姥爷那样去做人做事。把他的优秀品质传承下去,以告慰亲爱的姥爷在天之灵。
外孙: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