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艾中成药“乾坤宁”面向全国征集144名艾滋病感染者临床试药
“乾坤宁”的研制目前已走过近20年历程。1988年,恩威集团董事长薛永新研制出一种治疗乙肝的中成药,命名为“乾坤宁”。1990年,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中国疾控中心前身)专家在研究中发现,“乾坤宁”对体外的艾滋病病毒有抑制作用。1991年,“乾坤宁”首先用于两名援外过程中感染上艾滋病的四川感染者。1992年,恩威集团向国家药监局申请“乾坤宁”进入临床研究。此后,恩威集团先后与国内外20多家单位合作,对“乾坤宁”进行进一步研究,并委托芝加哥一所医院,为“乾坤宁”抗艾方面的研究制定全套临床标准。
从1997年开始,恩威集团和四川省疾控中心合作,观察服用“乾坤宁”的<艾滋病" 艾滋病感染者的临床疗效。据当年参加研究的省疾控中心专家介绍,最初有72名感染者参加研究,长期服药的有35名感染者。经过临床观察,“乾坤宁”对提高感染者免疫力有一定帮助,对最初的几例感染者检测发现,他们体内的病毒载量在下降。
2003年,恩威集团获国家药监局批复:同意“乾坤宁”进行临床研究,对药品的抗艾滋病毒效果和安全性进行科学的评价。这也是中国首个批准进入临床研究的抗艾滋病病毒中成药。此后,四川恩威中医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与国家药品临床试验医疗机构艾滋病专业基地--北京地坛 医院合作,开始在河南进行受试者临床研究。“乾坤宁”抗艾滋病毒的临床研究随后被列为国家科技部“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2004年到2005年,公司研究人员与地坛医院分三批对144名感染者进行了为期半年的临床研究。科研人员对带回来的血样进行检测后发现,有化学药物的成分。经分析,其原因是不少感染者并未按照规定服用“乾坤宁”,同时混服了化学类抗艾滋病病毒药物。目前,恩威集团在河南的临床研究已经结束。
据四川恩威中医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时丹透露,目前研究数据还未出来,但根据初步评价表明,服用“乾坤宁”一年的病人,部分病人体内的病毒载量呈下降趋势。这一成果让人惊喜。但薛永新董事长对此并不满足,出于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他希望对“乾坤宁”的研究要取得让国内外人士信服的成果。于是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四川再做一次大规模的临床试验。
薛永新表示,到目前为止,包括在美国进行的试验,已经有五六百感染者接受过“乾坤宁”治疗,事前所有感染者都知情同意,没有一个感染者因为“乾坤宁”而死亡。对这次面向全国征集艾滋病感染者临床试药,薛永新表示,将选择一个环境优雅、风景秀丽、空气清新的处所,让感染者安心地住下来,提供半年的免费食宿、药物治疗和相关检查,并由专人提供生活护理。
据了解,这次临床试验所需费用巨大,每个病人仅检查一项都要花1万多元,完成整个试验估计需要600万元。据时丹总经理介绍,报名者必须是已经确认的艾滋病感染者,地域不限。登记与咨询电话:028-81663333转8482、8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