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万中国国军抗战将士没有领到(补发)为纪念抗战胜利而颁发的荣誉勋章
吕章海自述:他交出了手枪倒被枪毙了
长条凳子就是桌子
小楼带我采访90岁的抗战老兵吕章海,吕章海给我最深刻印象就是他自述:从1950年到1952年的“忐忑不安”。为什么呢?抗日战争时期是少校军官的吕章海就用一只勃朗宁手枪,全国解放以后,他把手枪带回了浙江永康的家中。
“交不交这支枪呢?”这个问题困扰了吕章海两年时间。
1950年,他所在村庄前面的唐先镇有一个前国军军官,上交一只手枪。
结果,被五花大绑,布告一贴,拉出去给毙了。他上交的也是勃朗宁牌手枪。
那时,枪毙人就在村头。步枪对着脑门子就搂扳机。——砰!脑袋打掉半个;赤橙黄绿青蓝紫的颜色。乡亲们都去围观,最害怕的是吕章海。
从1950年到1952年,吕章海的心,是天天都是“十五桶打水、七上八下”的。直到,1952年底,公安局、解放军集合村民讲话,一再打保票:
“乡亲们——!我们浙江——!亲历战争最多——!日本鬼子来啦——!国民党反动派又来啦——!因此——!我们这里流落在民间的枪非常多!大家只要是上交,既往不咎!不交也可以!只要是找到——!就按‘反攻倒算罪’论处!”
这回,吕章海豁出去了,他到派出所,向政府交出了自己珍藏多年的勃朗宁手枪。
已经是60多年前的事情了,吕章海说出来,还是如同“如释重负”的样子。
我问他:“喜欢手枪吗?”
吕章海说:1937年,他在浙江江山抗日自卫队当少尉,那时,领到一只“狗牌撸子”。
1940年,他的黄埔军校毕业,下连队当中尉。那时,用的是驳壳枪。
1944年,他当少校,用的是勃朗宁手枪。这三只枪都是外国枪,而且,枪套都非常漂亮。在国军当军官,先看军衔、再看手枪,就知道是不是中央军。
采访抗战老兵吕章海老人,使我想到抗日战争中的“国军”。所谓“国军”乃“国家军队”的意思。1937卢沟桥事变爆发,蒋介石代表国军发表对芦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
“总之,政府对于芦沟桥事件,已确定始终一贯的方针和立场,且必以全力固守这个立场,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当时,还没有八路军、新四军。那时的红军刚刚从30万人长征到延安不足3万人。
当时,国军(中央军、地方军)有198个整编师,接近300万人。
以国民党抗战将士吕章海为例,他1937年用狗牌撸子,这是西班牙产的枪。1940年,他用的驳壳枪是德国进口的。1944年,他用的勃朗宁也是世界名枪,是比利时生产的。
1937年,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是小米加步枪。那时,八路军的一个排长可能还用不了一只“狗牌撸子”。就算是国民党再腐败,经过22次大战役,在每一次都消灭侵华日军一万人以上的大战役的具体情况下;抗战胜利之时,国民党抗战部队的元气也已经大伤。
到抗日战争胜利时,八路军、新四军连长一级用驳壳枪的已经很多了。
“抗战时期,我爱枪如命。解放后,我怕枪怕的要死。”吕章海接着回忆:
“夜黑风高,门口一有脚步声,我就吓得哆嗦:是不是政府抓我来了?其实,是个贼。”
采访吕章海,令我惊讶的事情还有很多。
我发现,他吃的食物上面有一层绿色的毛!还发出阵阵的臭味。
我发现,他家出奇的脏。所有物件、家具上面的土,都“尘埃落定”五年以上了。
我和小楼采访他,他说,你们坐吧。我们自己找小板凳坐,坐完,起来,那个小板凳就干净多了。没有桌子,我们用一个长条凳子当桌子记录。
90岁抗战老兵吕章海的衣服,床上,也很长时间没有人收拾了。吕章海自述,老伴儿已经去世多年。老伴儿在的时候,还是很干净的。
我想,浙江永康如果有志愿者的组织的话,不妨去老人家打扫打扫卫生。其一,可以听听抗战方面的故事。其二,可以慰问孤寡老人。
吕章海是1937年卢沟桥事变以后,就参加抗日武装了。他先在“浙江战时工作人员训练团”学习;又到“浙江抗日自卫团干部训练班”受训。毕业后,吕章海被分配到江山抗日自卫队当少尉军官。1939年,吕章海考入黄埔军校军训班第十期学习。吕章海自述:相当于黄埔军校第16期。
我一边采访吕章海老人一边想:由日本侵华卷入战争的中国军人有几百万人。
如果是共产党部分的,今天,他们就会这样自述:“我是1937年参加革命的。”——这当然就是老革命了。
如果是国军方面的就遭了,不能提抗战,也不敢提抗战。吕章海从1937年参加抗战,和日寇血拼的经历是不能说的。因为,吕章海从1949年到1979年之间,就是:“老反革命、老国民党军官、老东西、老残渣余孽、老地富反坏右、老想反攻倒算、老想复辟资本主义、妄想让我们贫下中农再受二茬子苦、受二茬子罪……。”
我和小楼采访吕章海之前,是做过功课的。
吕章海在十年前,也在浙江永康黄埔军校同学会出版的内部刊物上写过回忆录的。
《彪炳千秋》是内部刊物。“内部”的意思,就是“见不得人”的意思。
国民党抗战的历史既不想新娘子的盖头,可以马上揭开;
也不像塔克拉玛干沙漠中似降非降的春雨和春雷;
说她没有吧?她确实有。说她有吧,您又很难摸到。
吕章海写了三篇回忆录,我转载如下:
抗日战争时期国军的高射机枪
抗日战争中被中国军队击伤的日本飞机
侵华日军的飞机在起飞前装航空炸弹。日本兵在上面写上:“赠给蒋介石”,“一发必中。”
侵华日军飞机航拍在中国国土上投弹造成的火海,浓烟遮天蔽日的情景。
抗战点滴记忆
保卫浙江省政府浙西行署的防空战斗
日本鬼子进村了
日本鬼子睡觉了
丽水伏击
国民党抗战部队在与侵华日军的战斗中
侵华日军的武器还是好于中国军队
趋于淫威,乡亲们不得已,还要欢迎日本鬼子进村
南昌外围战斗
“国军、黄埔军校、世袭不过三代”及其他
90岁抗战老兵吕章海的床是清朝康熙年间的床,祖祖辈辈已经用了数代人。
吕章海床架上的床饰雕刻还有一块,足以见到清朝时分江浙一带的富庶
倭寇的滔天罪行,给中国人民造成了严重的灾难。被激愤的中国人民纷纷组织起来,进行抗倭的自卫斗争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倭寇入侵南汇县,闵电等募集千人抗击。同年倭寇进犯松江,营州商人孙镗捐资助军饷,还派人回家乡动员子侄前来参加抗倭斗争。当时有“吴中倚镗若长城”的说法。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由苗、汉、壮、瑶等族人民组成的抗倭军队,在明朝爱国将领的领导下,于王江泾(嘉兴北)大破倭寇,斩敌2000人,这是嘉靖年间抗倭斗争中的一次巨大胜利,被称为“自有倭患以来,此为战功第一”。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倭寇进犯定海,城中居民誓死抵抗,倭寇转攻长乐,城墙崩坏几十米,居民数千人列栅拒战,拼死防,同年,倭寇袭击扬州,各地来扬州经商的商人数百人参加守城作战,郜姓商人射死倭寇首领,扬州城得以保全。
当然,还有,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