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女生晏继勤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154462718
本馆由[ 大地寻梦 ]创建于2016年04月21日

清华教授女儿公交命案调查(转)

发布时间:2016-04-21 20:41:35      发布人: 大地寻梦
清华教授女儿公交命案调查 

本刊记者 吕娟 

女孩给妈妈的“教师节”礼物是一盆她最喜欢的花。如今,窗台上的花“越开越漂亮”,女孩如花的生命却已凋零。 

掐断女孩生命之根的“凶手”,竟是一名优秀售票员。公交命案背后是否另有“杀手”?这个“真凶”又是谁? 

“悼念爱女,讨回公道”。北京清华大学校园内,在通往第十食堂的十字路口的路边,写着上述八个字的横幅拴在两棵树之间。 

时值2005年10月24日午饭时间,一如既往喧嚣着的清华校园在此时此地“凝滞”,人群渐渐地向横幅下的一位老教授聚集,越来越“厚”。一位戴眼睛的学生干部试图疏导此地的交通滞结,但只好无功而返。 

这一天,是北京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晏思贤的女儿晏继勤14岁生日,如果没有遭遇20天前那场令人难以置信的“北京公交乘务员掐死13岁女孩事件”,这天,晏继勤应该能如愿地在父母的陪伴下到她喜爱的一家餐厅庆祝生日,也正因为那场事件,这一天成为这名14岁少女的“三七祭日”。 

尽管与晏教授夫妇素未谋面,记者还是在层层包围的人群中轻易地认出他们。晏继勤的母亲,58岁的郑老师手捧白菊,神色悲戚,在她身旁,头发花白稀疏的晏思贤教授靠坐在一棵树下,近乎机械地向俯身问候他的学生嗫嚅着“谢谢”,他神情平静而疲惫,脸上的“木然”下掩藏着痛失亲人后的大悲痛,布满血丝的眼睛蒙着一层浑浊的灰雾,酸楚得令人不忍目睹。

两位老人身后,一辆破旧的手推车后座木板上摊着请清华师生签名声援的几尺白布,尽管悼念活动仅持续了半个钟头,这张白布的正反面已被密密麻麻的签名布满。 

郑老师身侧立放着一块贴满女儿从出生到出事前照片的纸板,她手抚照片,反复地说着毛毛(晏继勤小名)“那么可爱、健康”,声音虚弱哽咽,围观人们的神情或愤慨或同情。他们知道,对于老来得子的晏教授夫妇,尤其是74岁的晏思贤来说,14岁独女的死亡,几乎彻底抽离了他们对晚年家庭幸福的最后一丝希望。 

悲剧,“不能再说” 

采访晏思贤夫妇不像预期的顺利。问候、采访的电话此起彼伏,使得晏教授家原本并不宽敞的房间显得更加狭小,也使我们的采访一再地中断。除此之外,两位老人似乎也不愿再去向记者描述事发当天的细节,“伤疤一次次地揭,泪

...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