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许光达二三事
生活中许多往事,随着岁月流逝,渐渐淡忘。惟有一件事,使我终生难忘。
1964年9月的一天,毛泽东麾下的大将,时任国防部副部长、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轻车简从,来到哈一机厂进行四清蹲点。
|
他不住花园邨宾馆,也不住工厂招待所,而是在办公楼一间普通的房间住下来,工厂食堂有小灶,专供领导和客人用餐,他婉言谢绝,一日三餐在职工食堂和大家一样排队买饭,在餐桌上和大家唠嗑,使大家备感亲切。过去只能在报纸和电影里看到将军的面容(当时没有电视),现在将军来厂蹲点,朝夕相处,亲眼目睹将军的风采,大家感到格外高兴。
这位共和国最年轻的大将,时年55岁,身材魁梧,穿一身藏青色中山装,戴一副眼镜,每次到车间,没有前呼后拥,他直接与车间主任和工人谈话,了解情况,抓第一手材料。当他深入总装车间时,了解到车间主任马启技术过硬,但文化较低,所以在四清运动中过不了关,为此许光达亲自到马启家,同他促膝谈心,解除他的思想负担。许光达还吩咐秘书,为马启整理材料,使他很快过关。
在一次汇报会上,当时总工程师兼生产副厂长许连阶,对抓生产算不算光突出政治感到疑虑,许光达斩钉截铁地说:“讲形势、讲任务、讲问题、讲措施,就是突出政治。”许光达一席话,使大家心里像开了一扇门,全厂上下拧成一股绳,生产指标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 从1964年9月到1965年6月,这期间除了春节,中央有重要会议需要回京外,许光达一直在工厂蹲点。当时他的独生子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读书,每逢周六,来看望父亲,同样住在办公楼,并在食堂吃饭,骑自行车回校,谢绝工厂用小车接送。
1965年6月,许光达奉令回京,工厂领导请他题词,他婉言谢绝。当时总装车间部分人员到车站为他送行。照片上左边第6人为许光达,左边第5人为车间主任马启,你看他们多么依依难舍。文革期间,哈一机是重灾区,许多人害怕受牵连,把许光达在工厂活动的照片付之一炬。马启怀着对许光达崇敬的心情,不顾风险,把这张照片保存下来,使它成为许光达在哈尔滨市活动的唯一的一张珍贵照片。
由于林彪和“四人帮”迫害,许光达于1969年6月5日病逝,年仅6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