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岁高龄的老太太孟阿香在湖北通山县与世长辞
2016年,一位92岁高龄的老太太在湖北通山县与世长辞,实际上,她的死亡并没有让人感到意外。当村民为她处理身后事宜时却发现,在她家阁楼上,存储了整整一千斤的粮食。
对于一个农民来说,攒下一千斤的粮食,需要她坚持省吃俭用多年,为保粮食不被虫吃掉,她将其严严实实封在6个大缸中。
这一幕让在场的人动容,大家都很清楚,老人此举无非是为了自己3个智障的儿子,在自己死后仍然可以吃饱饭,活下去。
老人名叫孟阿香,1924年出生在湖北通山县,她的一生都在小山村内度过,并没有特别的际遇,长到十几岁时,孟阿香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引来十里八乡不少人前来提亲。
在尚不开明的年代,孟阿香的婚事全凭父母做主,千挑万选后,父母安排她嫁给了自己的表哥。在当时,大家只知道亲上加亲,不知道近亲通婚的危害所在,加之对表哥一家知根知底,孟阿香的父母非常放心将女儿交给他。
两人婚后的日子非常幸福,孟阿香自小和表哥一同长大,感情十分亲厚,没过多久,孟阿香按部就班怀孕、生子,两人一共育有四个儿子和三个女儿。
近亲结婚的危害在几个孩子身上显露出来,老大、老二和老三这三个儿子,无一例外都是智障人士,老四虽然智力没有问题,却也落了个身体虚弱,身材矮小的毛病。
两夫妇并没有因此放弃几个孩子,由于四个儿子生活无法自理,没办法帮家里干农活,还需要人照顾,孟阿香的丈夫决定离开山村,在城市找一份薪资更高的工作,而阿香则留在家中,白天干农活,晚上则照顾几个孩子。
虽然遭此厄运,但有了丈夫的薪水帮衬,日子拮据却还算平静。
坚持了几年,孟阿香的女儿们陆续出嫁。本以为女儿出嫁后,家中的开销没那么大,夫妻两人的担子可以减轻一点。可惜上天并没有眷顾孟阿香,丈夫忽然患上重病,再也不能劳作,拮据的家根本无法支付医药费,孟阿香只能看着青梅竹马的表哥一点一点衰弱下去,却又无能为力。
丈夫临终前,对着床前的阿香说道:一定要照顾好几个孩子,切勿因为他们是残障就弃之不顾。
其实,事到如今,无论是丈夫还是孟阿香都已经知道了孩子患病的缘故,正是因为两人近亲结婚,才害了几个孩子。孟阿香愧疚,因此她根本就没想过丢下几个孩子。她含着泪答应了丈夫的临终嘱托,自己有生之年,都会照顾几个孩子周全。
丈夫走了,家里失去了最大的经济支柱,为了照顾孩子,孟阿香根本没办法像丈夫一样在外面找高薪的工作。
为了活下去,孟阿香承担了家中里里外外的所有事务,为了全家人都能吃上饱饭,她承包了四亩地,每天把三个儿子带到田地旁看着,自己就在农田里辛勤劳作。
随着第四个儿子的长大,孟阿香的生活稍微轻松了一点。四儿子虽然身材矮小,可智力是正常的,也能够开始帮着孟阿香分担家庭事务,照看几个哥哥。
为了让孟阿香不至于太过劳累,四儿子乐建九决定像当年的父亲一样,到城里去找一份工作。孟阿香放心不下三个儿子,同样也舍不得老四!无奈生计所迫,再不忍心,她也只能让四儿子放手一搏,或许一家人还有一条新出路。
乐建九没有让孟阿香失望,外出打工之后,每月寄回来的薪水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里的负担,同时,孟阿香和三个儿子的事也被村里人知道了。
原来,这个在田地中独自劳作、又善良无私的老太太竟然有这样令人同情的经历。村民们不约而同地向孟阿香伸出了援助之手。平日里往她家送一些粮食,或者是帮阿香照看一下孩子,分担一下家务,村民们都希望可以借此帮助一下可怜的阿香。
日子一晃过去多年,八十几岁的孟阿香再也没有办法从事高体力的劳作,四亩地的农活,连一半都无法完成。三个智障的儿子多年来仍然没有任何长进,只知道吃饭、睡觉,睡醒了只会傻乐。虽然已经步入中年,却仍没有学会生活自理。就连穿衣,都需要孟阿香的协助。
若要问耄耋之年的孟阿香最大的愿望是什么,老太太必定是放心不下自己几个智障的儿子。随着时代发展,孟阿香早就知晓了自己与表哥的这段婚姻是错误的,也正因为这段错配的姻缘,才导致了几个儿子毕生的痛苦。
孟阿香的人生苦,三个儿子更是无辜。多年以来,她已经不再抱有儿子们变回正常人的奢望,她只希望几个儿子能平安活下去,在自己走后,也不愁吃不愁穿,平安终老就好。
三个儿子中,二儿子乐建作的病情还算轻,智力比其余两人高一点,孟阿香不愿将照顾几个儿子的重任交给四儿子,就在二儿子身上打起了主意。
孟阿香开始教乐建作如何烧水、洗衣、做饭,每一个动作都要反复教上几百次,乐建作才能懂得要领。
孟阿香不厌其烦地指导着他,没过多久,乐建作还真的能独立完成生火做饭等事务。孟阿香看着这个还算聪慧的孩子,暗自将照顾兄弟的责任交到了他身上。
可是,乐建作就算知晓家务事怎么做,没有粮食也是无济于事。孟阿香开始着手打算为三兄弟囤积粮食。
就这样,八十几岁高龄的她,将村民资助的粮食全部囤了起来,仅有的钱也悉数买了大米。孟阿香没有亏待几个儿子,她本人却每日只吃一碗饭,饿得不行了,就到地里刨野菜充饥。
为了让大米不至于在短时间内变质,孟阿香特地保留了大米的外衣,密封放进了缸内。几年下来,一个接着一个米缸在阁楼上立了起来,这些准备工作,孟阿香没有告诉任何一个人。
最终,常年劳作又吃不饱饭的孟阿香病倒了,乐建九带着母亲就医才发现,她的肺部已经提前进入了老化状态。或许是孟阿香的爱子之心,让她超越身体的可能,支撑了多年,医生表示,换了旁人,或许早就已经去世了。
见此,乐建九主动承担了照顾三个哥哥的责任,一边种地赚钱,一边照料病床上的孟阿香,经常两头奔波。较为懂事的老二乐建作,见母亲不在家,也意识到了不妥,不时前去探望。
居委会了解到孟阿香的情况,特地派了人前去慰问,送来了不少粮食和生活用品。村长提议,将孟阿香三个残障的孩子送往养老院,也不用乐建九如此辛苦。
但是,孟阿香自己很是清楚,三个孩子活到中年,在这几十年中受过多少白眼和委屈。将他们送去养老院,能平等对待他们的人又能有多少?孟阿香拒绝了村长的好意,她想三个孩子能好好活下去,不仅在于吃穿,也希望他们能不受歧视,不用看待别人一样的眼光过日子。
2016年,孟阿香已经92岁高龄,她感觉到自己大限将至,倘若自己死了,三个儿子不可能为自己操办身后事。于是,孟阿香特地准备了一副棺材放在了米缸旁,为的就是替给自己料理后事的人省心。
孟阿香一生都在为自己的孩子打算,在生前亲手为自己准备棺材,相比其心中的苦,要比身体的苦痛上百分。
在孟阿香静静等待死亡降临的期间,意外发生了。71岁的大儿子不小心摔了一跤,直接摔成了重伤,不等医治,他的身体迅速恶化,先孟阿香一步离开了人世。
没想到九十多岁的孟阿香,还要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乐建九守着哥哥的尸体,心中万分悲戚。倘若让孟阿香知道哥哥离世,老人家指不定有多难过,本就不好的身体一定会吃不消。
于是,乐建九悄悄给大哥办了丧事,还特意叮嘱二哥、三哥,千万不要将此事对母亲说。为了照顾母亲的情绪,乐建作探望孟阿香更勤了,日子一久,她也察觉出端倪:怎么总不见老大呢?
母子连心,孟阿香转念一想,一下子就明白了事情的经过。
没想到啊,孟阿香为三个孩子操劳了一辈子,就是为了保证他们能安然度过余生,上天连这么简单的愿望都不愿意实现,让孩子先自己一步离去。
孟阿香的世界崩塌了,一夜间,她仿佛失去了自己的灵魂,终日只知道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喃喃自语,眼泪止不住地流向枕头。
2016年的一天清晨,92岁的孟阿香离开了人世。没过多久,老三也跟随着母亲离开了这个世界。
乐建九强忍悲痛,为母亲和哥哥操办丧事,走上阁楼揭开大缸才发现,里面整整有一千斤的粮食,全是孟阿香忧心儿子饿死,留给三个儿子的遗产。孟阿香的举动感人至深,父母爱子,为之计深远,孟阿香为儿子所作的打算,已经超越了时间。
此后,三个智障的儿子只剩下了老二乐建作一人。为了实现孟阿香的遗愿,政府决定出资帮助乐建作修葺房屋,并资助了大批生活用品。希望乐建作可以像孟阿香想象的一样,余生吃得饱、穿得暖、不必受人歧视,平平安安直至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