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放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137659556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1年05月07日

历尽风尘犹放歌

发布时间:2012-06-22 15:48:47      发布人: 六一婆
徐大观楼上.jpg历尽风尘
犹放歌
 
 
 
 
“得太白三分傲骨三分逸情三分才气,留世间一品风标一品人望一品文章。”
上面对联写的这个人叫裴家麟,笔名裴斐,1954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专心李白研究,所著相关论文影响很大。1958年被定为右派,被迫离开学校后当了20年的建筑工人,直到1979年才重返讲坛后,教学之余,继续研究李白,任中国李白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杜甫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文学遗产》编委等职。裴斐已于199719日在北京逝世,年仅64岁。
 
裴斐在敦煌的一次唐诗研讨会上,认识了徐放,是徐放的新朋友。他在给徐放的诗集《情和爱之歌》的序言中写道:
 
“曾经沦落风尘的人,身上总不免留下些风尘气……抹也抹不掉。”
 
他和徐放彼此都有的这种风尘气,使他们一见定交。
 
他说徐放的风尘气和儿女情总是浑融在一起,其缠绵不下于放翁的“伤心桥下春波绿。”
 
……
 
啊,君且去,
 
愿今宵别后,
 
玉露金风,
 
一年一度,
 
纵千难万险,
 
都当回归故国,
 
也免得,又令我,
 
遍天涯海角,
 
再为你——
 
预卜吉凶,寻问消息!
 
(《有赠——寄向海外》)
 
徐老作诗的理念,就是用生活中的语言,无拘无束地表达奔腾不息的时代浪潮和活的思想感情。他说,一切诗都是抒情诗,包括《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辞》。他说,不信,你去读。那“五里一徘徊”,就是一种无以解脱的思绪,徘徊来徘徊去,怎么才能解脱?“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所有的叙事,都是为了抒这个情。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花木兰叹息什么?为什么要替父从军,后面的叙事同样也是为了抒情服务。
 
这个观点且不去认定是否,但徐放的诗确是这样写的。
 
裴斐说徐放的诗,语言简练,没有口水话,连虚词也极少。诗如其人,实实在在,可是,却又寓情于景。
 
寓情于景!就冲这四个字,裴斐就是徐老的知音。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
  • 标题重叠,照片也没有啦。遗憾!


    写信时间:2012/06/22 16: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