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画家晏济元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136776900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1年02月11日

发布时间:2011-02-11 10:59:07      发布人: 孝行天下
艺术人生

看尽云山是吾师

任我纵横写自然

  晏济元,青年东渡日本、中年创造生命奇迹,风雨飘摇曲折坎坷的百年人生,晏老是如何走过的?是刚直不阿,是宠辱不惊,是清心寡欲,是许多至今尚未被世人发掘出来的朴素真理。

成长 自幼表现出艺术天赋

    1901年,晏济元出生在四川内江,是家里最小的一个孩子。父亲晏辉廷为前清读书人,擅长书画、治印。晏济元自幼就表现出艺术天赋。父亲着力培植,除亲授外,也请内江名人、清末秀才张曲斋为晏济元教授古典诗词、魏晋书法、绘画技法。在家学饱养、严师重教之下,少年晏济元已具备了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及艺术素养,为其一生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友谊 与张大千情同手足

    少年时代,晏济元与张大千情同手足。由于两人同是内江人,两家有姻亲关系。两人自幼一同玩耍,共同研习书画。长大后,两人先后离开故乡求学。1924年,23岁的晏济元到成都学习新学,后考入上海中法国立工学院。当时,张大千和张善子也从日本回国,住在上海,以卖画为业,晏济元与张大千朝夕相处,切磋探讨画艺。晏济元寄宿张大千兄弟家达7年之久,直到晏济元远赴日留学。抗日战争爆发后,晏济元想尽办法回国,到达天津时,张大千已在码头等候。

    抗日战争胜利后,晏济元在成都和张大千重逢。晏济元把带去的一幅《瑶台濯玉》拿出请大千指点。张大千提笔赞道:“济元拟宋人布局,笔墨清润如玉若水,作家士气兼到也。”那次是两人的诀别。

毅力 瘫痪8年后重新站起

    1964年元旦,晏济元的40余幅作品在北京展出。办完画展后,晏济元不幸被自行车撞倒,长途颠簸回到重庆,病情恶化,以致下肢瘫痪,从此一病不起达8年。在夫人潘毅的悉心照料下,晏济元奇迹般地站了起来,还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对艺术的执著,十几年没有一天间断书法和绘画,没有纸墨就在腿上比划。厚积薄发,晏济元在晚年迸发出惊人的创作能量。

    晏老是以何种心态走过了风雨飘摇的百年人生?其女儿晏秉义回答:“清心寡欲。”在她眼里,父亲一生刚直不阿,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落,漫随天外云卷舒”。

执著 百岁还登华山泰山写生

    1999年,晏老不顾年事已高,赴云南,观虎跳峡,登玉龙雪山;2002年登华山,当时已是101岁;2003年登上泰山南天门,时年102岁。他这样频繁出游,与自己的艺术主张密切相关。“看尽云山是吾师,任我纵横写自然。”以天地铸我,是他现实主义艺术观的写照。晏济元曾说过,作画应吸山水之精华,纳天地之灵气,作品才有生命力。

性格 率真得像个“老顽童”

    谈及长寿的秘诀,晏济元两手一摊:“没有,没有。我吃东西口味重,爱吃肉,还喜欢喝咖啡,特别是现磨的咖啡。你说这是什么长寿秘诀?”晏济元不沾烟酒,最爱兰花和竹子,屋里随处可见清香四溢的兰花。他还喜欢收藏小刀,性格率真得像个“老顽童”。成都商报记者综合报道

人物档案

  晏济元,名平,别号素贞老人、老济、济公、江州散人,生于1901年,四川内江人氏。

  民族:汉族

  出生时间:1901年7月11日

  生肖:牛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