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凤翔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135998103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1年04月12日

民航科研

发布时间:2011-04-12 10:02:29      发布人: 孝行天下
      1956年初,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为了加强对科学技术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党中央召开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提出在12年内,在最重要和最急需的部门赶上或接近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水平。为响应党中央号召,民航局党委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民航科技工作问题,明确了开展科学研究的方针、任务和措施。随即成立了由华凤翔、林立仁、顾其行三人组成的民航科学研究规划小组,即民航科研所历史上俗称的“三人小组”,华凤翔任组长。“三人小组”在分管科技工作的陈瑞光副局长的直接领导下,广泛听取业务部门和群众对开展民航科学研究的意见,制定出《关于中国民航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方案(草案)》。1956年7月28日,中国政府聘请苏联民航科学院专家组来华,协助中国民航搞好科学规划工作。以华凤翔为组长的民航科学研究规划小组,陪同苏联专家组去民航全国各主要地区进行参观访问和座谈,商讨并制定民航科研的短期和长期规划以及民航科研机构的编制和设施。在苏联专家组的协助下,三人小组修订了《关于中国民航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方案(草案)》、《民航科学研究所组织系统图》、《科学研究所规章草案》、《科学研究所1957-1959年编制草案》、《科学研究所1957年的研究课题规划(草案)》、《1958-1960年研究项目规划(草案)》以及《科学研究所技术委员会章程、研究方法、主要试验设备项目》、《成立科学研究院计划》等文件。这些文件提出的观点和建议,得到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的肯定和赞许,指导了民航科学研究工作的正确发展方向,为民航的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957年7月9日,经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批准成立民航科学研究室,下设技术经济研究组、飞机发动机研究组、无线电通讯导航研究组和技术情报研究组。同年12月,华凤翔被任命为科学研究室副主任。1958年12月11日,经交通部批准,在民航科学研究室的基础上正式成立民航科学研究所。研究所设技术经济研究室、飞机发动机研究室、无线电通讯导航研究室、技术情报研究室及一个金工车间。1963年9月,华凤翔被任命为民航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华凤翔作为有业务专长的副所长,注重业务建设,积极充实科研人员,建立科学研究实验室。因此,在很短时间内,研究所逐步建立了无线电通信实验室和化学实验室,并充实了金工实验车间等设施。在华凤翔的领导下,1958年至1959年民航研究所取得了可观的科研成果。例如,比相制仪表着陆设备的研制、延长AЩ62发动机翻修使用寿命和里-2飞机延长结构寿命的研究、飞机播种造林试验,等等,推动了民航技术革新的高潮,对民航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