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革命与卡尔·考茨基
<P><FONT size=3>事实上,早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17</FONT>年革命爆发之初,围绕着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这一系列重大事件的本质问题就曾发生过一场激烈的学术争论,该论战的主要参与者之一便有战争期间最大的反共产主义者<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西方社会民主党主要思想家卡尔·考茨基,他对以上问题都发表了许多独特的见解和进行了深入地分析,<FONT face="Times New Roman"><STRONG>[1]</STRONG></FONT>通过对考茨基这方面的言论进行研究,无疑对我们深入思考和理解<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17</FONT>年俄国革命具有重大意义。</FONT></P>
<P><FONT size=3>不论是俄国历史编纂学,还是在外国历史编纂学都是依据考茨基对布尔什维主义(共产主义)学说的态度来对他作出评价的。藉此,苏联学者认为,考茨基“始终是以意志薄弱的叛徒和逃兵的面目出现在无产阶级革命历史中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STRONG>[2]</STRONG></FONT>尤其是“考茨基对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原理的歪曲”,理应遭到激烈的批判。<FONT face="Times New Roman"><STRONG>[3]</STRONG></FONT>而西方学界正相反,他们对考茨基的反布尔什维主义立场给予了相当积极地评价。<STRONG><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FONT></STRONG></FONT></P>
<P><FONT size=3>本文在此将尝试向读者再现考茨基当年关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17</FONT>年俄国革命的本质所作的分析,以便能对学界重新思考该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有所裨益。</FONT></P>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17</FONT>年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公历三月),这一事件自然不约而同地引起了国外社会主义者的极大关注。同盟国的无产者中都在传说:俄国专制君主业已崩溃;随着第二国际活动的恢复和社会<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民主主义者掌握国家权力,俄国有望很快退出战争,并与交战国谋求妥协。</FONT></P>
<P><FONT size=3>而协约国国家中的社会主义者对俄国二月革命却持另一种观点。如,<FONT face="Times New Roman">Э.</FONT>王德尔维里德<FONT face="Times New Roman">(Э.Вандервельде)</FONT>便号召俄国无产者们继续进行战争,以便捍卫自己的自由和“将自由交还给那些被剥夺了此项权利的人们”。<STRONG><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STRONG></FONT></P>
<P><FONT size=3>卡尔·考茨基是俄国革命成功之后最初的那些天内能够对之保持清醒、警觉态度的不多的几个外国著名社会主义者之一。针对<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17</FONT>年俄国所发生的十月事件他迅速地作出了自己的反应——早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17</FONT>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1</FONT>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5</FONT>日便发表了《布尔什维克的起义》一文。在该文中,他依据相关统计资料,对于“俄国是否已准备好向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这一问题,给出了否定的答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STRONG>[6]</STRONG></FONT>不过,只是到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18</FONT>年当布尔什维克驱逐了立宪会议之后,考茨基才与之开始了激烈的论战。他将自己所认为的正统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原因、前提同俄国革命的原因、前提相互作了对比,并以此作为自己论战的主要依据。</FONT></P>
<P><FONT size=3>考茨基虽然承认俄国工业已经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并不认为它已为建设社会主义打好了牢固的根基。考茨基指出,俄国从事工业的人数相当有限,尽管“其工业内部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占主导地位”。<FONT face="Times New Roman"><STRONG>[7]</STRONG></FONT>但作为社会主义的载体——俄国无产者在数量上确实微不足道,只占本来就不多的工业人口的一部分。即使能够对社会主义事业发挥一定的影响力和促进作用,也无法避免自身文化素质低下和缺乏纪律性的弊端。</FONT></P>
<P><FONT size=3>在考茨基看来,俄国与发达的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等)不同,还未发展到后者那样的阶段,即无产者在国家人口中占绝大多数,工厂生产的机器能够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在资本主义大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使农产品的产量获得巨大的提高。<FONT face="Times New Roman"><STRONG>[8]</STRONG></FONT>当前俄国的国民经济仍以农业基础,农业人口占国民人口的多数。</FONT></P>
<P><FONT size=3>根据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农民作为一个阶级必然逐渐消亡。随着中、小农民经济的破产和大型农业<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工业生产方式的增长,农民将转化为农业雇用工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STRONG>[9]</STRONG></FONT>而俄国与此相反,正如<FONT face="Times New Roman">Р.</FONT>基里费尔金格<FONT face="Times New Roman">(Р.Гильфердинг)</FONT>所言:“在俄国欧洲东部形成了大量的中、小个体农民,他们在经过战争之后‘经济上愈益强大起来’”。<STRONG><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FONT></STRONG></FONT></P>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К.</FONT>考茨基在特别强调了俄国社会条件的特殊性和独特性的同时,也得出了俄国革命主要使农民的利益得到了满足的结论。他指出,俄国的资本主义道路虽肇始于克里木战争所引发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861</FONT>年改革,但只是到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FONT>世纪初整个国家才被彻底纳入资本主义发展轨道,因此,由农民演变而来的俄国工人阶级本身并未完全丧失与农业生产的联系,在其内心深处仍时刻期盼着能在打完工之后返回故乡,重操旧业。工人对旧的农业生产方式的依恋情结使整个俄国无产者阶层充满浓厚的宗法制<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村社气息,从而使俄国农民和工人之间的阶级矛盾不像西欧国家那样的尖锐。</FONT></P>
<P><FONT size=3>总之,俄国雇用工人处于从农民向工业无产者的过渡状态,代表了俄国社会中的半边缘化阶层,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这一原因才导致俄国革命在解决农业问题时表现的不够果断和坚决。这也正印证了考茨基曾预料的那样,即农民在俄国革命中会表现的相当积极。考茨基认为,俄国仍面临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彻底解决农业问题。</FONT></P>
<P><FONT size=3>根据考茨基的观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既缺乏社会<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经济前提,也谈不上什么政治前提。与西欧国家不同,俄国没有建成任何真正的民主制度体系。因此俄国社会主义者仍需为民主而斗争,这一任务仍属于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早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05</FONT>年考茨基便已为俄国社会主义者确立了这一目标。<STRONG><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1]</FONT></STRONG></FONT></P>
<P><FONT size=3>俄国的民主传统极其薄弱:其表现之一,考茨基认为俄国缺乏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俄国无产者处于分裂的状态:他们一部分人支持由尔什维什克,另一部分——孟什维克,还有一些人——无政府主义派别,等等。另外,这些政党大多遭到当局禁止,属于非法组织,不得不采取地下活动的方式,因而强烈的密谋情绪在这些党派中潜滋暗长。</FONT></P>
<P><FONT size=3>在考茨基看来,布尔什维克便是典型的“密谋组织”,其目标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地赢得政权,不讲任何原则和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是其显著特征。考茨基强调,“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17</FONT>年以前布尔什维克党的斗争可能有益于民主”<FONT face="Times New Roman"><STRONG>[12]</STRONG></FONT>,可是,一旦当他政权在握,该党就会抛弃自己的民主理想。</FONT></P>
<P><FONT size=3>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只是俄国众多的群众性政治组织之一:除此之外,对工人运动产生着重大影响的还有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人,无政府主义者和其它一系列资产阶级<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民主党派。</FONT></P>
<P><FONT size=3>早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17</FONT>年以前考茨基便认为沙皇专制制度是东方专制和西欧绝对专制等制度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存在更加深了俄国工人运动的孤立和无组织状态。<STRONG><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3]</FONT></STRONG></FONT></P>
<P><FONT size=3>考茨基无疑坚定地认为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缺乏必要的社会<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经济和政治前提,他曾说,这里的人们非常流行引用马克思的原理,可“俄国的条件并不适合马克思主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STRONG>[15]</STRONG></FONT>不过,考茨基也并不回避这样一个事实,即<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俄国工人中居主导地位……世界任何地方都没有像俄国这样对社会主义理论具有如此之高的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