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怀念冯道信主席
深切怀念贤弟冯道信主席
当我提笔要写冯道信贤弟的怀念文章时,我写不下去了。总认为冯贤弟没有逝去,他还活在人间。我不相信他会突然离开人间,因为去年12月份我和贤弟道信、弟妹徐为英老师一起代表作家协会到市教育局参加了退休干部陶志祥先生《流水情》一书的首发式。在会上,他代表作家协会用热情洋溢的言辞在会上致了祝贺词。他的声音是那样的宏亮,那样的坚锵有力。在会上,他还把一本他主编的《钟祥五千年》赠送给陶先生,又亲自嘱咐陶先生的子女们要把他们父亲的书《流水情》永远地作为传家宝,保存下去。
会后在中午的餐座上,我亲自问他:“贤弟今年过年在哪里去过?”他说:“不在武汉,就在深圳。”我说:“贤弟呀,看来现在你的身体比以前好多了,可要多休息好好保养﹑注意身体﹑健康第一呀。”他说:“谢谢杨兄,那我争取活到90岁。”谁料想这次的参会活动,却是他最后一次文学活动。当我得到贤弟去世的消息,我一直不敢相信他的病会转化得这么快。”当我想起他的亲容笑貌﹑言谈举止,总认为他还活着,他一定还在活着。
我和道信贤弟交往多年,他是钟祥文坛上一个灿烂的明星,是钟祥文艺界﹑钟祥人民敬仰的一位师者。多少文明师友称他为文学泰斗,他总是谦逊地说:“不敢当,不敢当”。道信贤弟学识渊博﹑著作颇丰,尤其是对培养钟祥下一代文学人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早些年,他创办了《莫愁湖》报﹑《莫愁湖》杂志﹑《作家之路》报﹑杂志,在这块阵地上培养了一大批文学新人。晚一辈的文学爱好者都说:“是冯老师把我引导上了文学之路。”因此,冯贤弟的去世使大家都十分的悲痛﹑十分的惋惜,是钟祥文坛上一大的损失。
回想起来,我和冯贤弟的交往最早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一次文化局在钟祥召开了一次文学剧本研讨会,那次我也带着剧本《冰清玉洁》去参加了会议。会上我第一次认识了道信先生,我把剧本让他看一看,他对我的剧本提出了修改意见,还鼓励我要把剧本修改好。后来他担任了文联主席﹑创办《莫愁湖》报。我成了他的得力发行者,因此我们结下了友情。他还经常发表我和我们下边作者的作品,渐渐使不少人走上文学之路。十年过去了,到了1996年,经我们文学爱好者的申请,他亲自批准支持我们成立作家协会郢南分会,这一搞又是十五﹑六年了。这十五年来,他对郢南分会不知道倾注了多少心血,不管分会有什么文学活动他都会亲自到会,对分会的工作积极支持大力弘扬﹑对分会会员的作品亲自修改,提出指导意见直到出版。因而使郢南分会成为建设钟祥乡土作家群的一面旗帜,受到省﹑地﹑市领导的认可,这倒是他当作协主席的功劳。
前些年,他还邀请我和几位主席一起创办钟祥兰台文学院,我还当上了副院长。我们一起又工作了四年多,为钟祥培养了一批文学人材,这也是贤弟道信的一份功劳。
道信贤弟去逝了,但他的丰功伟绩永远留在我的心中,和众多文学爱好者的心中。我们要学习他这种执着的追求文学﹑不求名利﹑热爱家乡,奉献家乡的精神。我们要化悲愤为力量,为钟祥乡土文化的发展,为使乡土作家群这一文化品牌走向全国﹑名扬四海,而努力奋斗。这才是对道信贤弟﹑道信主席英灵的安慰。贤弟呀,你安息吧。
遇兄杨书义 2012.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