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章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1262
本馆由[ 天堂天使 ]创建于2009年12月19日

吴玉章-相关事记

发布时间:2010-12-11 10:44:54      发布人: 天堂天使

传播马克思思想

  吴玉章
  五四运动时期,吴玉章接受科学社会主义思想。1922年到1924年任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四川大学前身)校长,传播新文化新思想,组织马克思主义团体。
  1923年秋冬,吴玉章和恽代英、杨闇公等人创办《星期日》等刊物,鼓吹新文化、新思想,热情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还派人深入到工人、农民中做宣传和组织工作,在当地具有较大的影响。

加入共产党

  吴玉章1925年在北京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南充高中首任校长。奉党之命从事统战工作并参加北伐。后参加南昌起义,任革命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大革命失败,遵党指示赴苏联,在苏联东方大学等校学习、任教,出席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世界和平会议。
  一九三八年吴玉章回国参加民族抗战,被选为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出任延安宪政促进会会长、鲁迅艺术学院院长、延安大学校长、边区政府文化委员会主任,以花甲之龄为国培养各类人才,被尊为延安五老之一。
  1945年抗战胜利后,任中共代表赴渝出席政协会议。次年兼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为反对内战、争取和平民主建国,同反动势力作坚决斗争。1948年任华北大学(今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新中国革命历程

  吴玉章
  1949年吴玉章到北京,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筹建,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出席开国大典。
  吴玉章是中共六届、七届、八届中央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十七年,桃李遍天下。兼任国务院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全国教育工会主席、中国自然科学普及协会主席等职,兢兢业业,贡献卓越。于1966年12月12日逝世。

个人事记

  1895年开始接受维新思想。为了寻求革命出路,他于1903年东渡日本入东京成城学校学习。 在日本,吴玉章1905年参加了中国同盟会,后被选为中国同盟会评议部评议员。1907年创办了《四川》杂志。
  1911年吴玉章归国后回到四川,领导了保路运动,并策动荣县独立。继之又发动内江起义,成立内江军政府。武昌起义后,他参加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工作。1935年11月,吴玉章受中国共产党的派遣去法国巴黎负责《救国报》工作。
  1938年4月,吴玉章回到中国。
  1939年11月,吴玉章到延安,任延安宪政促进会会长、陕甘宁边区新文字协会会长、鲁迅艺术学院院长、延安大学校长、陕甘宁边区政府文化委员会主任等职。
  1945年抗战胜利后,吴玉章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
  1948年8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华北大学,任命吴玉章为校长。
  1949年12月,在华北大学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人民大学,政务院又任命吴玉章为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全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从1955年起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1966年12月12日,吴玉章逝世。

任职经历

  1903年吴玉章赴日本留学,进成城学校、冈山第六高等学校,参与同盟会创始活动。“二次革命”失败后,赴法国进巴黎法科大学学习。与蔡元培、李石曾等建立华法教育会。吴玉章
  1916年吴玉章回国,推动青年留法勤工俭学。1922年任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校长。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创办重庆中法大学。
  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任革命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后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毕业后,曾在海参威远东工人列宁主义学校、苏联科学研究院远东分院和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部任职,研究中国文字拼音化方案,一度被派到巴黎主办《救国时报》。
  1938年回国,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院长、延安大学校长、延安宪政促进会会长、陕甘宁边区政府文化委员会主任、新文字协会会长、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书记、华北大学校长等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院长。

主要贡献

  吴玉章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创办了一系列大学,这些大学在新中国成立后都成为了中国教育界鼎鼎大名的大学,为新中国培养了最早的一批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人才。吴玉章是中国教育工会首届主席,在长期革命教育实践中,倡导根据文字的科学化、国际化和大众化原则,推行汉字简化和汉语拼音方案,以利扫除文盲、普及教育和推广普通话,促进经济建设和文化革命。

教育主张

  (1)高等教育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机械搬用外国经验。
  (2)建立多种学制、多种规格、多种形式的办学体制,从速培养经济建设管理人才,尤其要关怀工农学员的成长。
  (3)脑力劳动者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要善于总结革命历史经验,教育后辈青年继承革命传统;同时提倡青年独立思考,发挥创造性,少年儿童要培养和发展才能,认真钻研科学。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