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母亲,三周年逝世
母亲生于一九六四年农历冬月初十日,卒于二零一三年农历七月初五日,享年四十九岁。
三年了,转眼间妈妈离开我们已经三年,三年前的往事常现、母亲的音容常在,似是觉得母亲离世不久,像发生在昨日一样。
三年来,最不愿触及的话题就是妈妈,凡是谈到妈的话题,我都尽可能回避,有时候在外和朋友聊天,常有人提起母亲,这常常会触起埋藏在我心底最深处的痛,我不愿面对、不愿听到这样的话语,每每此时,兴致全无,但仍得强颜欢笑。
据说,人离世后,一旦过了三周年魂就会走远了,如此说来,这次真的是该和妈妈告别了,三年来曾多少次的梦见母亲,难道三周年之后,连梦中相见的机会也会减少?今天在母亲三周年之际,再次以文祭母,缅怀母亲。
感恩母亲的养育之恩。有妈才有家,失去了母亲,也就失去了家。家,对我们意味着一切:温暖、安全感、归属感和感情的寄托,因为有家,我们才有美好欢乐的童年,才能有时常值得回忆的思绪,才不再是孤零零的个体,而这一切都是妈妈给予的。
从呀呀学语到成家立业,从我们依赖父母,到我们完全独立,母亲用了一生的精力和付出呵护着我们成就了今天;相比之下,我们说的多,做的少,索取的太多,付出的太少,总觉得他们身体还好不需要我们。从他们孤单在家的时候,从我们离家时父母依依不舍的眼神中,在母亲病重的时候,也就是最需要我们的时候,而我们却才知道后悔。
前段时间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一篇文章《我们能拥有孩子多少年》?文章从孩子3岁、6岁、上学、毕业、就工、成家等历程,算下来孩子与我们相处的时间并不长,同样的问题,《我们能拥有父母多少年》?扪心自问,从我们上学、工作、成家、立业,细算下来,与父母朝夕相处的时间屈指可数,具体精确时间也只有18年左右,因为自工作、成家以后,与父母一起的时间只能以小时或分钟计算,大部分的时间都给予了单位、社会和小家庭,甚至“所谓的朋友”,但父母从不与你计较这些。
而我们呢?给予母亲些什么呢?小的时候不懂事的顶撞,成年后忙于工作,对父母的需求无视、漠然,甚至埋怨。母亲在世时候,吝于言语上表达自己的爱意,时常又会肆无忌惮地把父母当做情绪的“垃圾筒”,这其实是在滥用父母对我们的包容和爱。
人类生老病死的齿轮咬合得如此紧密,以至于我们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已经开始和我们告别,但是这样的道理,以前总是不懂,直到失去了,无可挽回的时候,才会痛悔。那些从不曾说出口的爱,已烙印在心底成了永远的歉疚和遗憾。
感恩母亲给予我们的一切。人世间有一种让你肆意的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的爱,就是“母爱”。
母亲劳累一生,吃尽了苦,历尽了难,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小时候家里人多,生活艰苦,物资匮乏,母亲总是想方设法为我们调剂生活,有时半夜醒来,还会看到操劳一天的母亲,在煤油灯下为我们缝补衣物,母亲长年繁重劳作,从不把自己当成女人,以至于到现在,一想起母亲,脑海总是闪现出那个忙碌的身影。
母亲不舍得吃穿,勤俭节省,努力改善我们的家庭条件,只是为让我们生活的更加体面一些。
一直以为自己很幸运,虽无大富大贵,亦无挫折磨难,自母亲去世之后,现实才让我明白,我们一生中并非经历一切美好的东西,酸甜苦辣、悲欢离合都不能少。你即使不甘心又能怎样,事实永远无法改变,后悔、伤悲又能怎样,唯有在夜不能寐的黑夜闭上眼睛,静静的深思,念想和回忆过往。
一生一世日月长,云卷云舒两相忘; 若问人间谁最苦,最苦莫如老爹娘!
人最大的希望是生命能够永恒,可生死无奈、不能逾越。我相信人有前生今世和生命轮回。今生,妈妈没有锦衣玉食,来世一定会福禄同聚,荣华富贵,我相信真的有来世。
母亲去世后才明白,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永远地陪伴你一生,生活太繁杂,现实太残酷,我们需要不时的整理自己,生活教会我们必须要学会和习惯孤独,就让时间慢慢地为自己疗伤,让时间冲淡一切,顺应生活、适应现实吧。
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谁的生活始终充满幸福快乐,生活中总有一些痛苦会折磨我们的心灵。三年了,我想可以选择让心静下来,渐渐的淡忘伤悲,并慢慢地沉淀那些痛苦……。
转眼间已三年了。
一切都已过去,生活还将继续……
相信这也是妈妈希望看到的。
值此母亲三周年之际,谨献此文以寄托哀思之情。
尊敬的母亲,您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