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人生
1916年谢子衡出生在北京前门辇儿胡同,因为是家里的独生子,家境殷实的谢子衡更是受到父母和三个姐姐的疼爱,玩儿是孩子的天性,而谢子衡的玩儿还真是玩儿出了层次,而且一玩儿就玩儿了一辈子。谢子衡从小就与摄影、文学、书法、绘画等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练字、画画、读书、拍照,他把精力更多的投入到了自己的爱好中,而在所有爱好的艺术门类中,他最钟情于的就是摄影。
一次,张印泉让他看一幅作品,照片中一个孤单的身影徘徊在风雪中,一片寂静。“有没有一首诗能形容此幅画的意境?” 谢子衡静静地看着,脱口而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张印泉笑着对谢子衡说,“正是,正是,这正是摄影的境界。静观后,能在一张作品中体现出国画的味道,表现出中国画中写意的神韵,呈现出的景致看后让人顿感诗意盎然。”
正是张印泉的这番话,让谢子衡真正体会到了摄影的真谛,谢子衡不仅钟情于书画山水作品,也在摄影方面造诣极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自成一派,领悟摄影艺术的真谛。
谢子衡的摄影作品无数次出现在画展、学术交流活动中,给肃然庄严的场合带去一份色彩、一份生机。在国内无数次展览中,制作的幻灯片首尾呼应出他比较得意的山水风景作品,会场上絮絮而淡的议论声总是刹那间在中国壮美山河、恢宏气势的震慑下嘎然而止。在人民大会堂收藏的作品展示中,也总有无数驻足过后的唏嘘赞叹……在经历了玻璃底片,冲洗底片,胶卷后,如今的谢子衡还经常喜欢摆弄数码相机,奥林巴斯,佳能早已取代了当年的蔡私,谢子衡笑言:“我也要与时俱进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