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县长王景祥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116514708
本馆由[ 阳高百姓 ]创建于2010年10月14日

肝胆为民好公仆——追记阳高县人民政府县长王景祥

发布时间:2011-11-18 22:21:41      发布人: 阳高百姓

来自网络:

 

          2003年1l月21日,对于阳高县28万人民来说是个黑色的日子。这天下午,他们的好县长王景祥同志不幸因公殉职,献出了他年仅50岁的生命。

         他走了,留下不尽的哀思

         这天是星期五。王景祥在市里忙乎了一上午,中午回家吃饭。近来他身体一直不舒服,妻子劝他休息一下,但县里还有些事情要处理于是下午2点,他从大同出发匆匆赶回阳高。
         下午上了班,王景祥就忙乎开了。县委、县政府即将在北京召开阳高县招商引资新闻发布会,诸多事宜需他做最后定夺:一个招商引资项目要他和投资人面谈;县广播局刻录了一个介绍阳高县风土人情、地理位置、投资环境的光盘,需要他最后审定,且要在新闻发布会上播放。处理完这些事后,已经下午4时多了。众人建议,在光盘补录一个他讲话的镜头,王景祥摸着自己胡子拉碴的脸和有些花白的头发说:“为了咱阳高的形象,等我处理一下自己的‘脸面’,下星期一再补镜头吧!”
         然而,这未能补录的镜头成了阳高人民心中永远的伤痛和遗憾。
        下午4时30分,王景祥乘车前往王官屯镇,车行至王官屯老年育林基地时,王景祥让司机停了下来,他要看看公路对面育林基地的建设情况。就在他横穿公路时,一辆斯太尔煤车呼啸而来,将他撞出十多米远,鲜血染红了他为之奋斗了十多年的黄土地……  
          11月24日,阳高县举行了王景祥同志遗体告别仪式。5000多名干部群众前来为他送行…… 哀乐低沉,啜泣声声,云门山垂首,桑干河悲泣。
          当晚,广大干部群众聚在电视机前,在阳高电视台播放的“王景祥告别仪式”中,最后一次看望、送别他们拥戴的好县长。 

        他作风正派,一生清贫 

        1999年3月,在阳高县第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王景祥当选为县长。他的就职讲话实实在在且掷地有声:“人民信任我,选我当县长,我要常记发展之理,常怀爱民之心,常守为官之道。正正派派做人,清清白白做官,踏踏实实做事。”
        其实,即使是任县委组织部长和副书记期间,无论是在哪个岗位,王景祥都信守着做人做官做事之道:光明磊落,胸怀坦荡,人格高尚,为政清廉。遭遇不幸后,亲属和政府办工作人员整理他的遗物,随身的衣服中只有被血染的200元钱、半盒香烟、一支笔和三页稿纸。而在他的办公室仅仅找出零零碎碎不足10元钱,他最大的遗产只是14箱书。
 这就是一个堂堂县长的全部家当。在阳高为官近14年来,除了司机,县里大大小小官员知道王景祥家住何处的没有几个人。副县长冯有与他共事多年,既是领导又是朋友,王景祥从未告诉他家在何处,也不准他去。冯有说:“直到现在我才清楚,作为县长,他是怕人家给他送礼” 。直到他逝世后,阳高县不少干部才去他家。那是个什么样的家呀!家里没有一件高档家具,没有一样时髦电器,黑糊糊的墙壁,几个破旧的木制沙发,看得直让人心寒。羸弱的妻子,80多岁的父亲,未成年的儿子,王景祥撇下这些亲人永远地去了,甚至连一句告别的话都没有留下。 县财政局长李培华到现在也没弄明白,王景祥当县长4年多经常跑项目外出开会,却从来没在财政上报过1分钱的差旅费。他借了多少,个人垫了多少,看来永远是个谜了。
         作为一县之长,王景祥在行使公共权力时,常与人财物打交道,但他很注重检点自己。无论是个人或集体,送礼时一概不收,轻者婉言谢绝,重者挨一顿臭骂。心地无私天地宽,因为工作,全县中层领导干部没少挨过他的训斥批评,但谁也和他没有私怨。头天挨了训,第二天王景祥总会在电话或见面时向你道歉。这样的姿态,这样的品质,坦坦荡荡,磊磊落落,堪称楷模。

       他为阳高耗尽了心血 

       作为一县之长,王景祥深知这副担子的分量。针对阳高较贫穷的实际,在加强财源建设中,他按照全县发展的总体规划,筹划设计阳高县工业园区,全方位招商引资。在得知山橡集团要在雁同地区投资兴建项目这一信息后,他亲自上北京、跑太原、进山橡,一次次向项目投资方介绍阳高的优势和优惠政策。他的真情实意硬是感动了山橡和亚美尼亚的人,由中亚合资8.5亿元的氯丁橡胶项目最终落户龙泉工业园区。该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每年可为县财政增收4700万元。
 谈起王景祥跑项目这件事,阳高县人用“旋风县长”、“掉价县长”、“好客县长”来形容他。为了跑项目,他像旋风一样,当天北京、太原打来回是常有的事。他曾有过连续四天跑北京四个来回的记录。为了争取项目,他放下架子,抹下面子,在争取晋能新能源新上电厂项目时,找到公司经理、副经理及各部门负责人,上门推销阳高,介绍阳高投资环境。最终促成晋能新能源的电厂落户阳高工业园区。“晋能”副总经理刘旭光深有感触地对阳高人说:“你们有这样的好县长,何愁事业不成功!何愁经济不发展!”王景祥热情好客也出了名,凡是有意来阳高投资的,无论项目大小,资金多少,只要他在县里都亲自出面接待。他常说,为把阳高的经济做大做强,我丢点面子算个啥!
        作为一县之长,王景祥日思夜想的是如何解决该县国有企业的困难。上任伊始,他就充满信心地说:“尽管眼下面临着种种困难,但我们不能自己看不起自己,不能闲着、等着、靠着,要采取不同办法,一个个解决……”。在他和县里一班人的共同努力下,一些企业成功改制,如内蒙巴盟顺义贸易有限公司租赁啤酒厂、大同水泥厂一次性买断水泥压力管厂等,使全县国有企业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目前,全县有10多家企业顺利实现改制,2000多名下岗职工重新就业。
 农业要发展,必须有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之路。为此,王景祥和县委书记孙日斌及四大班子领导深入调查研究,确立了符合县情发展的三大农业支柱产业,即蔬菜、杏树、奶牛的新路子,通过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全县农业产业化进程。2003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9.8万亩,收入近亿元;“两杏”面积9.5万亩;养奶牛5785头。他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寻找合作伙伴,在阳高大地相继建成了晋牛乳业公司、隆满预冷库;盘活了希望脱水蔬菜厂,使许多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近几年,阳高虽有一定的发展,但仍有一部分农民生活在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的山区。王景祥把山区脱贫致富当作的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按照县委、县政府移民搬迁和养殖奶牛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全力实施“百村万人大移民,十万农民变牧民”的富民工程。2003年10月15日,全省移民搬迁现场会与会人员莅临阳高参观,他们看到一排排崭新的瓦房、标准化的牛棚,对阳高移民搬迁工作给予高度评价。阳高人说,这是王县长写在阳高大地上的杰作!

        人畜吃水困难,是王景祥时刻牵挂的大事。王官屯镇康窑村是个有1300多口人的山村,群众吃水要到3公里外的村庄去拉运。王景祥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从2000年开始,他带领有关部门和乡镇的群众,大打了一场人畜吃水攻坚战,先后投资2000万元,彻底解决了119个村、6万多口人的生活用水问题。

         他心里装着人民 ,唯独没有自己

       “群众利益高于一切”,这是王景祥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只要是百姓的事,他想的最多,倾注的心血也最多。
 县城西北的石顺才老人双目失明,孤身一人,生活困难。王景祥得知后,让有关单位为老人办理低保,使老人生活有了保障。目前,全县4236个低保对象全部应保尽保。他十分关注退休工人的生活状况,想方设法筹措资金,确保了2600名退休职工养老金的发放。
 说起王景祥县长关心老干部的事,老人们有口皆碑,大家亲切地称他是‘贴心县长”。他一有空就去老干部家和他们坐坐聊聊。老干部刘敬文去世后,其子下岗在家生活困难。王景祥得知情况后,多方联系,为其安排了工作。72名企业离退休干部生活有困难,他提议把他们的工资列入财政开支予以解决。他还倡导为老干部解决工作用车和多年拖欠的医药费。由于王景祥对老干部工作尽心尽力,2002年度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关心老干部先进个人”。
   王景祥心里装着老一辈,更不忘下一代。在全县“普九”工作中,他狠抓了办学条件的改善,使全县中小学校基本达到“一无两有三配套”(一无:无危房;两有,有教室,有课桌;三配套,图书、教学仪器、体育器械配套)。在他任职的四年多,全县用于教育的投资就达5000多万元,新建校舍1165间,确保了该县今年顺利通过省政府“普九”验收。几年来,他还从自己的私人积蓄中拿出5000元,资助贫困学生上学。
 他为百姓呕心沥血,披肝沥胆,而自家的事情,自己的身体状况却常常被抛在脑后。今年2月,王景祥80高龄的老父亲患病住院一直昏迷不醒,在村务农的大哥多次打电话让他到医院看看,而当时他正马不停蹄地忙乎着工业园区的招商引资,实在挤不出时间回去,只能每天抽空给亲人打个电话问问老人家的病情,算是尽了孝道。今年国庆节期间,他的妻子生病去北京动手术,他硬是瞒着全县大小干部,只说去北京办事。在陪妻子住院的几天里,每天早晨他都像往常一样通过手机安排工作。妻子打上吊针后,他又急急忙忙奔波于有关部门跑项目跑资金。深知他的妻子笑称又让他“钻了空子”。正上高中的儿子,多么希望经常得到父亲的关爱啊,可王景祥常常是连续几周甚至一个多月才回一次家。儿子常说:“见爸爸真难”。
           由于劳累过度,王景祥很长时间里胸部一直隐隐作痛.就在他出事的前一天,县委书记孙日斌还提醒他去医院好好检查检查,好好休息一下,可他全不当一回事,既没有去诊断,又没有休息……
           50岁的生命是短暂的,如流星划过;50岁的生命又是悠长的,似松柏常青。
           王县长走了,但他还活着,他在阳高百姓心中树起一座丰碑。
           王县长走了,但他对发展阳高的雄心壮志,肝胆为民的赤诚之心,却永远镌刻在阳高这片黄土地上。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
  • 好县长啊


    写信时间:2012/02/08 09:5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