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中的湖西《摘录》
中共湖西地委于1945年冬至1946年上半年,在老区开展大生产运动和复查减租减息工作的同时,在新解放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反奸清算和减租减息群众运动。运动开始,地委和各县、区委先后召开活动分子会议,进行了思想动员和部署。
地委书记郝中士1945年12月15日在全区活动分子大会上指出:这次群众运动是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我们必须把这次群众运动当成全党的中心任务。并要求各级党委亲自动手,大胆放手,发动群众自己解放自己。为了摸索经验,各级都先行试点,以点带面,全面展开。地委抽调了大批地直机关干部,由地委领导和各部门的负责人带队,分别搞试点。
5月初,地委又从全区抽调县区村干部4300余人,组成工作组分赴11个县46个新区帮助发动群众。丰县抽调600多名干部,沛县、华山县也抽调部分干部,组成工作组深入到区、乡、村。工作组进村后,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访贫问苦,启发群众的阶级觉悟,很快建立起以贫雇农为骨干包括中农在内的农会,采取由小会到大会的方式进行反奸诉苦,逐步形成群众运动的高潮。
国民党军对解放区发动大规模进攻以后,由于其在军事上占有优势,徐州周围地区大部分被占领。国民党军侵占解放区后,采取极其野蛮残酷的摧毁政策,烧杀抢掠无所不用其极。
所到之处,将树木全部砍光修筑工事,把人民群众财产掳掠一空,见青壮年男子就抓,见妇女则肆意奸淫。国民党地方团队和还乡团尾随正规军而至,对解放区人民疯狂进行阶级报复和反攻倒算,手段残忍至极。
湖西的国民党地方团队耿继勋、黄体润、吴品山、张开岳等部入侵丰县、沛县、铜山、金乡、单县、鱼台等地区,将抗日烈士墓掘开扬尘,一个月就残杀了革命干部家属、民兵、村干4300余人,抓壮丁6100余人,抢粮1500万斤、牲口11400余头、大车1100余辆,烧毁房屋21900余间。
1946年9月,沛县的中共组织及干部家属、民兵武装北撤后,国民党还乡团对没有来得及撤走的共产党员、干部、家属,实行刀穿、刀砍、枪杀、活埋等惨绝人寰的杀戮和穷凶极恶的倒算。国民党还乡团除对共产党员、干部、家属进行大肆屠杀外,在经济上则疯狂地进行拔田倒租,反攻倒算。
1946年8月,国民党军及地方顽军向丰、沛、华山、沛铜县解放区进攻,四县党、政、军机关和武装北撤到山东境内。沛县、沛铜两县撤退时,留下一部分人员和武装坚持斗争,国民党大举进攻鲁南时,沛县和沛铜留守人员又北撤到冀鲁豫后方根据地。1947年初,北撤的各县党组织陆续插回本县,开展广泛的敌后斗争。
1947年2月底,刘邓大军撤到黄河北休整,国民党军对湖西中心区展开大“扫荡”。为了拖住敌人,掩护主力休整,湖西地委、分区根据冀鲁豫区党委的指示提出“县不离县”、“区不离区”的战斗口号,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地道战,坚持地区斗争。积极推广鲁西南地道战的经验,使地道成为分散坚持游击战争的重要依托,做到能躲能打,能攻能守,保存自己,打击敌人。
如华砀县武工队开展的地道战、沛县武工队开展的周堂地道战、丰县武工队开展的李药铺地道战等。在斗争实践中,地道战由开始的单纯挖洞藏身消极防御,逐渐向积极打击敌人方向发展,其形式也逐步发展到一村或多村相连,成为坚持游击战争的有效形式之一。
1948年秋,在淮海战役打响后,国民党徐州“剿总”为加强徐州防务,命令徐州外围的军队纷纷向徐州收缩。徐州地方武装配合解放军主力部队,乘敌人纷纷向徐州靠拢的有利战机,大胆穿插,分割包围当面之敌,相继解放了徐州周围各县。湖西地区各县随之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面投入支前以及恢复工农业生产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