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外交家、书法家叶公超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112452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6月11日

叶公超-文学造诣

发布时间:2010-06-11 11:03:46      发布人: 孝行天下

    叶公超是一个被遗忘的文化名人。尽管曾经叱咤文坛,闻名学界,一旦时过事迁,也只有任“雨打风吹去”。他的音容笑貌叶公超作品和他的文字一样,都淹没在浩瀚的历史里,很少被人提及。

    作为一介文人,叶公超在北大、清华、西南联大任教十多年之后,又步入政坛,这决不仅仅是迷恋权势和由此带来的利益、享受,多少也有凭借一己之力改造社会的心愿。这种选择不仅中止了他在专业领域发展的可能性,也为其日后政治生涯的悲剧埋下了祸根。

    当他在文化界活动时,虽有坎坷却从无大碍,称得上如鱼得水,甚为相得。在学术上,叶公超也多有建树。自从1940年从政以后,短暂的顺利让他沾沾自喜,以致沉溺其中不能自拔。显然,叶公超虽身在政坛,但其本质上仍然保持着文人的特性—他并未从根本上完成一个文化人向政客的转换。在两者之间,他更接近于前者而缺乏政客的老谋深算、油滑和随机应变,他始终只是一个身在政坛的文化人。然而,在一个政治生活从未正常化的政府中工作,既无完善的制度作为规范的保证,也缺乏民主的风气,这显然注定了他日后被蒋氏专制政权遗弃的命运。而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叶公超步入政坛之后并未想到政治的严酷性,他晚年一直生活在抑郁中无法解脱,也是因为缺乏从政者所应有的承受失败的心态使然。

    他“喜则画兰,怒气绘竹,但绘竹的时候总是比画兰的时候多”其实再正常不过。叶公超身上让人怀念的,莫过于其过人的学识和率真的性情,这两者表现在文化人身上时,不失为一种让人喜爱的品格。而其晚年的悲剧,当能让当代知识分子三思。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