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国桢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112440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6月11日

星火燎原在奉天 追忆支部书记任国桢

发布时间:2010-06-11 10:20:27      发布人: 孝行天下
他是沈阳和其他一些地方党史上必须提及的人,身处早期中国共产党最优秀的党员之列。1925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奉天的第一个地方组织―――中共奉天支部成立,首任书记即是他。他就是任国桢。在多种版本的地方党史中,在中共满洲省委纪念馆的陈列室里,历史将任国桢坚贞、磊落的中国共产党人形象定格为永远的风华正茂。6月12日,记者见到了任国桢的儿子―――83岁的任为老人。此前一些专业地方党史研究人员的讲述与任为老人作为家人的看法,使任国桢的形象在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依然清晰,甚至更加丰满。

  新思想洗礼新青年

  “避暑向方塘,荷花淡淡香。莺声喜,蝶翅忙,柳丝袅袅燕双双。”这是任国桢所作《避暑歌》对家乡景致的描写。任国桢1898年出生于丹东市西郊帽盔山下的一个小村庄。它位于鸭绿江边,山清水秀。少年任国桢言语不多但颇有主见。1906年2月,任国桢和大哥任国栋一起读私塾,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上学往返步行十几里。1908年,兄弟俩又到25公里外的穷神庙私塾馆读书,自带粮食,立灶住宿。在这里,他写下了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作文《爱家爱国轻重论》。1914年7月,任国桢考入东边道立中学,校长李献庭早年在奉天读书,又曾留学日本,开明通达,学校里各种新思潮很是活跃。在这里任国桢勤奋读书,关注时局,在作文中歌颂辛亥革命,赞扬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表现出对时局发展的忧虑。1918年秋,任国桢到北京求学。考入北京大学后,学习汉文和俄文。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先生以提倡科学和民主闻名天下,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名流云集燕园。让任国桢最为欣赏的是李大钊赞扬俄国十月革命的演讲。

  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任国桢和同学们一起走上街头,愤怒声讨帝国主义的霸权行径,反对北洋政府的卖国行为。波澜壮阔的五四运动使任国桢得到了锻炼,思想上产生了飞跃,从此他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开始信仰马克思主义,树立起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1924年,党组织批准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国桢终于夙愿得偿。当时鲁迅在北大主讲《中国小说史》,任国桢得以结识鲁迅先生。1923年起,苏联发生了一场文艺大论战,任国桢收集了发表在《列夫》、《纳巴斯徒》、《真理报》上的一些文章,翻译成中文,后又译了一篇16800字的题为《苏俄的文艺论战》的小册子。他请鲁迅先生校订,鲁迅很快校订并为之作了“前记”。“前记”这样写道:“任国桢君独能就俄国的杂志中选择论文三篇,使我们借此稍稍知道他们文坛上论辩的大概,是极为有益的事。”之后,鲁迅为此书联系出版,由于鲁迅正在编印《未名丛刊》,就把它编了进去,交给北新书局付印,这本书初版印了1500册,很快销售一空。1927年,北京又再版了3000册。此时,任国桢已经到东北从事革命工作。通过这件事,任国桢与鲁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25年,两人在北京分手后,鲁迅对任国桢的来信几乎每信必复。1930年3月9日,在上海党中央学习的任国桢特意去探望鲁迅,此后又多有信件联系,直到任国桢牺牲。

  爱国洪流催生奉天支部

  1925年春,任国桢被中共北京区委派往奉天建立地方党组织,当时的奉天环境严酷。任国桢来到奉天寄住在大南门里的文华阁纸庄,常去奉天基督教青年会读书看报并在这里结识了进步青年苏子元,通过苏子元,又与以美术工作为掩护、在奉天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的韩乐然取得了联系,并团结了一大批进步青年。

  1925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后,任国桢等组织学生声援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6月10日上午9时,奉天19所大中学校的2000多名学生,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奉天省公署门前示威请愿,许多市民出于爱国热情也加入了请愿队伍。奉天当局派大批警察封锁街道路口,不许学生队伍通过。学生总代表毕天民宣读请愿书,强烈抗议帝国主义在上海的暴行。奉天当局见请愿队伍越来越大,遂增加宪兵和警察,在学生队伍的前面和两侧架起了机枪。爱国学生义愤填膺,无所畏惧,干脆席地而坐,非要省公署答复请愿条件不可。后来,军阀出动军队,抓走了部分请愿学生代表。作为报复,各校的学生代表均被开除,并要求中等以上学校学生在6月14日之前放假离校。有着丰富学生运动经验的任国桢找苏子元商量,要想办法把进步学生组织起来,利用每年暑假奉天基督教青年会组织夏令营的机会,办起暑期学校。奉天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阎宝航十分赞同此事,最后决定奉天省学联与奉天基督教青年会于7月下旬共同举办一个短期学习班―――暑期学校,参加者主要是学生联合会的积极分子,任国桢主讲唯物史观及唯物辩证法。暑期学校结束后,任国桢和吴晓天又组织思想进步的学员成立了“革命同志会”,并从中发展了首批党员。

  在中共北京区委的直接领导下,任国桢等在奉天开展的建党工作成绩斐然,成立党组织的各方面条件基本成熟。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在沈阳的第一个地方组织―――中共奉天支部于1925年9月初正式成立,书记为任国桢。同时,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奉天特别支部也正式成立,书记为吴晓天。

  星火燎原情洒奉天

  此后不久,任国桢被调到北满工作。受“郭松龄反奉事件”的牵连,任国桢在哈尔滨被捕。出狱后,组织上又安排他任中共奉天特别支部书记。党的机关设在老精华眼镜店二层楼上。这是负责组织工作的杨志云通过其老同学―――老精华眼镜店经理仲肇发租的。任国桢和杨志云以报考医科大学复习功课的名义在此居住,组织领导奉天的革命斗争。任国桢注重宣传工作,还经常组织工人学习,在他的努力下,又有一些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了进一步扩大党组织的影响,任国桢着意在奉天周边地区开展建党工作。1927年3月,他派周东郊去营口从事秘密建党工作。周到营口后,按照任国桢的指示很快打开了工作局面,并于同年6月在营口建立了当地第一个中国共产主义小组。

  1927年6月,中共奉天特别支部改为中共奉天特别市委,任国桢任书记。为发动和组织工人群众,任国桢和杨志云经常装扮成卖毛巾、香皂的小商贩,深入工人住宅区接触工人,了解情况。

  1927年,奉天制麻株式会社工人不堪忍受资本家的剥削,举行罢工。任国桢得到这一消息后,立即派杨志云与工人代表接头,鼓励工人坚持斗争,并帮助工人拟定复工条件。当时资本家已将独身工人赶出了工棚,任国桢提议开展募捐活动,帮助生活困难的工人,以利将罢工斗争坚持到底。日本人害怕工人罢工斗争向其他工厂蔓延,只得全部接受工人的条件。在党组织的领导下,这次坚持了27天的罢工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在当时东北地区党组织还很薄弱,特别是全国革命处于低潮的情况下,这次罢工的胜利具有重大意义。随即,任国桢拟将罢工斗争扩展到满毛株式会社,但日本人已经觉察到这次罢工有共产党组织领导。日本特务机关加紧活动,终于探听到中共奉天特别市委的活动。6月29日,敌人首先逮捕了杨志云并包围了老精华眼镜店,逮捕了任国桢和6个伙计。由于找不到证据,不得不把仲肇发和6个伙计放掉。任国桢在狱中受尽酷刑,但始终没有吐露党的机密。日本警察署没有证据,只好将他引渡给奉天商埠警察局,经过两次审问,又将他转送至奉天督军公署军法处,关押在奉天第一监狱。1928年5月,张学良宣布释放政治犯,任国桢获释出狱。

  神州大地上的救火队员

  任国桢出狱后,暂时与组织失去了联系,只好回到家乡。不久,安东地下党组织通过任国桢的哥哥找到了任国桢,任国桢通过安东地下党组织与中共满洲省委接上了关系。1928年底,任国桢被中共满洲省委派往哈尔滨工作。当时哈尔滨县委的情况十分混乱,县委书记李某任意挥霍党费和济难费,听说任国桢来了,慌忙携款逃跑。任国桢到哈尔滨后立即改组了县委,并亲任县委书记。为把群众的斗争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任国桢深入到工人居住区开展工作。当他了解到工会领导人已蜕化为与工人对立的把头时,非常气愤,提出了“工会要为工人谋利益”的口号,受到工人的衷心拥护。他还组织领导机务段、工务段、铁路印刷厂等单位的工人进行斗争,在斗争中发展壮大党的组织,到1929年4月,哈尔滨县已发展了6个党支部,74名党员。任国桢的出色工作得到了中共满洲省委的充分肯定。1929年7月,哈尔滨县委改组为哈尔滨市委,任国桢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后调到中共满洲省委工作,任中共满洲省委常委,主持省委工作。

  1929年底,任国桢被派往上海参加中央干部组织工作训练班。学习结束后,任国桢又踏上了新的征途。在山东,在北平,他一次次面对党的基层组织遭到严重破坏的危局,但他总是以清醒的态度、坚定的信心和有效的斗争策略团结同志,振奋斗志,使党组织得以恢复,并在斗争中得以发展和壮大。“九·一八”事变后,任国桢受中共河北省委派遣,以河北省委特派员的身份,前往太原,整顿和发展山西的党组织,开展抗日斗争。任国桢到太原不久,于10月21日在山西特委秘书处驻地召开秘密会议时,被警察逮捕入狱。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任国桢一如既往地严守党的机密,他的坚贞不屈让敌人无计可施。1931年11月13日,在古城太原,任国桢面对敌人罪恶的枪口,大义凛然,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年仅33岁。他用短暂而辉煌的一生诠释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对事业的无私奉献。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