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涛把光明留下了
臧涛,密山市一个年仅33岁的女子,一个10岁男孩的妈妈,一个乳腺癌患者,在生命进入倒计时的日子,她放弃了治疗,选择与儿子一起去看海,并做出了一个让人敬佩的决定,捐献自己的眼角膜。
今天晚饭时间收看《开心辞典》栏目,刚好看到时尚美丽尚露一丝憔悴的臧涛微笑着坐在小丫的对面,她戴副黑边眼镜,烫着卷发,说起话来笑容溢满脸庞,全然看不出是一位癌症患者。当小丫赞赏她的漂亮时,臧涛笑着说:“前一段放化疗时,头发掉得一根都没有了。重新长出来后,我立即去烫了头,我要让自己漂漂亮亮地走。” 说这话时,她的嘴角上扬,开出淡淡的花。
2003年,她被诊断出罹患乳腺癌,虽然做了各种治疗,仍然无法阻止癌细胞的扩散。2005年,最亲爱的人离开了她,这对她的打击远远甚于病患。今年,癌细胞已经扩散到肺部和肝部,在人生最后的日子,臧涛决定做两件事:一是带10岁的儿子去看海,这是许久前许下的诺言,二是将自己的眼角膜捐献出去。尽管第二项决定开始时遭到家人的反对,但臧涛用她的真诚和坚定感化了他们。 而且,站在母亲的立场,她说“现在儿子还小,不太懂什么,等儿子长大了,知道她的妈妈做了一件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我想对他会有触动的,这也是一种教育他的方式。”
今晚,在《开心辞典》的舞台上,我看到一个美丽从容的女子,在生命遭受病魔吞噬的时刻,还能凭借她的睿智机敏轻松闯过6关,完美的演绎了也许是她人生的最后一幕舞台剧。倘若人生果真如戏,那么,她,无愧于摘取最佳表演奖桂冠。当她在现场签下了器官捐献协议书,当深圳市眼科专家姚晓明先生无限感动地为她颁发《身体器官捐献卡》的时候,你应该能看到那小小的一张卡片容纳的是一颗多么纯净高尚的心灵。当小丫让她选择被捐献人时,臧涛说,如果可能,她希望自己的眼角膜能够移植给一位孩子和一位老年人,她说,孩子的生活刚刚开始,需要光明,而老年人在有生之年看见世上的一切,心中会不留遗憾。当她那刚刚10岁的儿子“小博士”从妈妈手中接过承载着沉甸甸的母爱和深切期望的笔记本电脑时,那一刻,全场观众和台上的主持人无不眼含热泪,唯有臧涛是笑着的,那淡淡的一抹微笑一直挂在眼角眉梢,那么美那么圣洁那么纯粹。
而我,早已被泪水淹没。。。。
世事无常,生命有限,人生总是要抵达终点。然而,面对死亡,臧涛告诉我们,人应该在意的不是这个世界曾给予我们什么,而是我们给这个世界留下什么。也许有的人选择留下丰厚的物质,有的人选择留下闪光的精神,而臧涛,一个平凡而仁爱的女子,却选择给他人留下光明留下爱,给我们留下深刻的思索和无处安放的感动。也许她的人生很短暂,但很圆满。
新年的钟声渐去渐远,臧涛,想为你寄上遥遥的祝愿,愿你生命中三十三朵翘首的玫瑰继续绽放美丽,继续传递着阔达和无畏。
若梦浮生,美好如斯。
今夜我将唱响一生平安的歌谣,只为你,臧涛——一朵美丽淡定的女人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