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7月—1945年8月)
1937年(7月——12月)
5月,中中共新辉获汲中心县委决定以新辉公路为界设立两个工委,路东为新辉汲工委,由张天性。李自如、汪洋组成,张天性负责;路西为新辉获工委,由米光华、刘方生、陈国香组成,米光华负责;高庄以北直属中心县委负责。上述人员深入新乡、辉县、汲县、获嘉日伪占领区,开展党的工作和群众抗日斗争。
9月,中共杨闾川分委书记汪洋,在敌占区北陈马村,发展7名党员,建立了地下党支部。
同月,由于国民党破坏统一战线,中心县委由张庄转移到三郊口。10月,迁到山西陵川县沙场村。转移时,以豫北工作团派民伕挑东西之便,抽调辉县盘上农村一批党员和抗日积极分子,在沙场办了多期抗日培训班,坚定了党员斗争的信心。后又移驻武家湾。
10月,中心县委书记李超调走,米光华接任。
10月,中心县委派余踪、余踊、汪洋往杨闾川,赵启伦往高庄,梁心明往赵固,刘清训往西姜沟,以隐蔽方式发动群众。
同月,日军在薄壁、上八里一带“洗山”,惨杀抗日军民,仅石门店就烧毁房屋700余间。
11月,豫北工作团基干大队400余人,编入八路军一二九师太南独立游击支队第四大队。
1938年10月至1939年11月,中心县委陆续在辉县境内发展了27个地下农村支部,加上以前发展的,全县共有地下农村支部42个,党员约300人。
是年,国民党九十七军、二十七纵队、独四旅、十三支队、八支队、河南省第十七专员公署、国民党辉县县政府、辉县常备队等数万军政人员麋集侯兆川,要粮要款,抢劫财物,弄得民不聊生。
1940年
2月,司令员朱程、政委闻允志率领华北抗日民军,从林县长途奔袭,消灭盘踞辉县九峰山的土匪董良俭部千余人,活捉土匪司令董良俭。
3月9日,华北抗日民军朱程部队进驻西平罗,中心县委机关随后从武家湾迁到西平罗。
4月,中共豫北地委成立,属晋豫区党委领导。负责平汉铁路以西豫北林、安、汤、淇、新、辉、获、汲八县敌占区和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作,张晔、刘乐三、刘刚先后担任书记。原豫北的新辉获汲等三个中心县委同时撤销。夏涛、刘清训、梁心明组成新辉获汲县委,夏涛任书记。新县委与在各地分散隐蔽的同志接上关系,贯彻“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反对急性与暴露”的方针,寻找职业掩护,坚持地下斗争。刘清训到日军占领区西刘店隐蔽,夏涛负责领导辉县盘下等地区地下党的活动。以赵固镇为联络站。
同月,中共豫北地委派王云清任中共辉县县委书记。王云清只身一个到辉县侯兆川开展党的地下工作。
12月,夏涛被国民党县政府关押在尚庄监狱,次年4月因病出狱,翌年夏天不幸病故在难友家里,中共豫北地委,辉县县委在黄水为其召开了隆重的追悼会。
1941年
4月5日,原新辉获汲中心县委副书记陈济民在武陟被日本宪兵队逮捕后叛变,供出了新辉获汲地区党组织。由于组织退却及时,主要干部和骨干安全撤离隐蔽地点,转移到林县根据地。这一事件使党的领导机构被迫撤出,豫北地下党组织(特别是辉县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
9月,中共豫北地委组建新辉获县委,梁心明任书记,刘方生任组织部长,陈车香(后为徐云)任宣传部长。梁、刘、徐分别在获嘉、辉县、新乡县农村以教书作掩护,坚持秘密工作。1943年12月该县委撤销。
同月,西刘店地下党支部书记崔树臻被日本宪兵逮捕,后越狱逃出。西刘店支部被摧垮。
12月,国民党政府关朝彦在西平罗北五里的山怀村设立“辉县粮食代购所”,向农民勒索粮款。
1942年
3月,中共地下政治交通员郭美动员范杰(杨和寺人)组织起一支武装工作队,直属太行七分区领导,后改为五区区干队。
4月,豫北地委派遣牛毅(辉县西关人)任中共辉县县委组织部部长。经中共辉县政治交通员董思孝(盘上牛王庙人)、郭长龄(辉县西平罗人)介绍,与县委书记王云清同志接上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