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艾黎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111748678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9月11日

路易·艾黎-历史评价

发布时间:2010-12-24 10:53:05      发布人: 孝行天下
       艾老一生做人的基本信条是“给予”,而不是“索取”。因此不论身处顺境逆境,都能不喜不惧,泰然处之。他献身造福中国人民的事业是心甘情愿的,毫无保留的、不求回报的。他从这种“给予”中得到满足,即使在得不到理解时,也能照既定目标一往无前地走下去,从战胜困难中充实自己的生活。他在回答一些青年人“为什么你要留在中国”时说,“是中国给了他生活的目的,一个值得他为之奋斗的事业和内容日益丰富的岁月”。他为“能在千百万人民的队伍中有一个位置而感到自豪”,认为“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没有什么比这是更大的报酬”。也许在今天,有人会把艾黎看作他那个时代的一个“理想主义者”,其实,艾黎是最讲“脚踏实地”的实干家,他当年所做的一切,归根到底,都是为中国的普通老百姓做好事,做实事。为了干成这些事,他作出了重大的个人牺牲,承受了各种误解和政治压力,忍受了战乱中四处奔走的艰辛带来的病痛,几次大难不死,直至新中国的黎明。
  艾黎无私奉献,苦干实干的一生,在晚年获得了应得的回报。他多方面的成就赢得了众多的荣誉头衔,包括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教育家、“工合之父”、中新关系架桥人、英女王社会服务勋章获得者、北京市、甘肃省荣誉公民,以及各种荣誉学位等等。1977年12月“文革”后刚复出的邓小平在艾黎80岁生日宴会上的贺辞中,尊称他为“中国人民的老战士、老朋友、老战友”,总结他一生的贡献说:“为中国革命事业尽力的国际朋友有千千万万,像艾黎同志那样五十年如一日,在我们艰难困苦的时期,在我们创业的时期,在我们胜利以后,始终如一地为中国人民做了大量的工作,这是不容易的,所以他受到中国人民理所当然的尊敬。”这是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对他在华一生的崇高评价。
  艾黎在中国和新西兰获得了多种荣誉。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曾授予他文学荣誉博士学位;在他85岁和88岁寿辰时分别获得北京市荣誉市民和甘肃省荣誉公民称号;同年新西兰政府授予他女王社会服务勋章。近年,介绍艾黎生平的传记和记录片、电视片在中国与新西兰陆续发行和放映。
  艾黎终身未婚,但收养了一些贫苦百姓和革命者的后代,晚年享受着四代大家庭的欢乐。
  艾黎于1987年12月27日因患脑血栓并发心功能衰竭,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按照他的遗嘱,他的骨灰撒在他的第二故乡山丹。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