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县委领导的悼词
各位领导、各位亲友、各位来宾: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军队副师职离休干部张继昇同志。张继昇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与2010年5月29日15时35分在泾县县医院与世长辞,享年91岁。
张继昇同志1920年12月出生于河南省济源县,早年参加中共济源县县委领导的“杜八联”农民暴动等地下活动;1938年10月,按照党组织的要求,带领“杜八联”五名青少年上太行山参加了共产党组建的享誉中原的“唐支队”八路军晋豫边支队,任通讯员;1939年6月改编为八路军129师新1旅即著名的“皮旅”,任特务连班长、排长,参加了“百团大战”,打日军机场,亲手烧毁了敌机;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8月部队挺进豫西,建立抗日根据地,与新四军5师回合,成立了中原军区,在豫西一分区和中原军区一纵队任特务连副连长、连长,1946年“中原突围”配属华东军区一纵队,在孟良崮战役穿插分割包围整编74师战役中,任连长;1948年2月部队配属华北野战军一兵团六十军一八一师,任副营长、营长,参加了解放西安、咸阳保卫战,在中路阻击,打的马洪尅骑兵旅人仰马翻,后一路追击南下,进军川西剿匪,任盐亭、射洪两县剿匪总指挥;1951年入朝参战,任副团长,身先士卒,在前线指挥所,指挥了著名的三八线“883.7”和“949.2”战斗;回国后在重庆高级军事干部学校任学员,毕业后,1957年6月任无为县兵役局主持工作副局长,1959年11月任宣城县人武部部长,1961年3月任泾县人武部部长,1964年7月离职休养。1968年2月文革期间,重新安排到水电部14局陈村建设指挥部(武警水电二总队)任总指挥,因动乱被迫停止工作。
张继昇同志所在部队作为军委预备队曾经配属第一、第二、第三野战军,从中原战场、华东战场、华北战场、西南战场到朝鲜战场转战南北,戎马一生,身经百战,打过不少打仗恶仗攻坚战,多次负伤,临终前体内弹片旧伤还经常复发,为民族独立和建立新中国做出过重要贡献,多次荣立战功,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等先进荣誉,被西北军区授予“人民功臣”,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授予“二级英雄”勋章、“三级国旗”勋章,被中央军委授予“独立自由”勋章二枚、“三级解放”勋章一枚,被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全军先进离休干部”。
少年时代的张继昇和许许多多同龄人一样,种过地,当过学徒,饱经了旧社会苦难生活的煎熬和考验,在共产党的影响下,他十八岁时毅然带领有志青年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加入八路军的光荣行列,为民族独立和解放抛洒热血,由于他作战英勇,表现出色,在党的教育和培养下,逐步提拔为团级军事干部。解放后,因战伤病痛加剧,无法坚持正常工作,于1964年离职休养。张继昇同志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离职休养期间,始终保持革命军人本色,热爱共产党,热爱新中国,热爱社会主义。即使在文革期间的混乱状态下,他仍然坚贞无悔地坚持革命信念,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教育身边的人,其高尚的品格勘为后人楷模。
张继昇同志为人忠厚,襟怀坦白;谦虚谨慎,平易近人;生活节俭,艰苦朴素;家庭和睦,邻里团结。他对子女从严管教,严格要求,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子女们个个遵纪首法,好学上进,事业有成。在张继昇同志病重期间,他多次向组织和亲人表达身后丧事从简的要求。
张继昇同志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无比优秀的革命前辈。他虽离我们而去,但他那种勤勤恳恳,舍生忘死的奉献精神;那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那种为人正派,忠厚老实的高尚品德,仍值得我们永远记取和学习。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努力学习和工作,再创工作佳绩,以慰张老英灵。
张继昇同志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