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花鸟画家郭味渠先生,是1951年经徐悲鸿院长之聘,来中央美术学院工作的。当时我已在美院工作,故对郭老比较了解郭老书香世家,自幼习画,毕生从事山水画、花鸟画教学创作和研究,尤擅花鸟画,精鉴赏,善书法,重史学,画论,画法研究,著书论说,且收藏甚丰。郭先生学识渊博,文风朴实,有师者的风度,长者的雅量,富有哲理的谈吐和高尚的人品,令我肃然起敬。
郭先生旺盛之年,正值左倾思想泛滥之时。1966年“文革”浩劫突如其来,文艺界是重点。当时的中央美术学院火烧教具、辩论对联,已是这场运动的重中之重。院内已闹腾得相当紧张,院外北京师范学院等许多院校的所谓革命造反派集中来美院造反,重点对象是针对中央美术毕院的老干部老教授,胡乱上纲把他们戴上各种帽子批斗。包括:什么“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陈沛”、“美蒋少将特务叶浅予”、“反动学术权威吴作人、李可染、李苦禅、蒋兆和”和“地主兼自由职业者郭味渠”等三十多位美术界当今有名望的艺术家。当时无政府主义泛滥达到了极点,只有两三天时间,一窝蜂地查抄了这些人的大量财物。有的被抄几次,也有的基本是一扫而空,从“抄家”、“殴打”到“批斗”、“住牛棚”。还把这些人编成组。记得郭味渠和叶浅予、李可染、李苦禅国画系四位是一组,到后来随同全院一同下放部队农村劳动改造,严重摧残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几天的疯狂的查抄浩劫,美院和社会上以及街道的红卫兵都参与了这场浩劫,也有些东西在混乱中根本不知去向,打乱了美院的常规秩序。幸中央美术学院抄来的物品,基本上均集中在院陈列馆三层按人头存放,被查抄的图书、字画、文物等等虽按人头分堆存放,但经美院红卫兵两大派武斗,库房内已打乱原堆放的位置,为后来清理工作造成极大难度。
1969年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北京市委指示院临时党委,要确保这批文物的安全。院领导指定由我(当时担任院专职保卫干部)和一位工人代表以及军宣队、工宣队代表二人组成中央美术学院查抄物资清理小组。这是一项严肃复杂政策性极强的工作,必须建立严格制度,只需做好,不能做错。我们在投入清点造册的同时,又接受了郭味渠、罗工柳、叶浅予等住所由街道查封物品,清点造册数月尚未完成,后来院军、工宣队撤退,由我和工人郭正忠二人全权负责管理。此间又根据北京市指示,凡全市属查抄物资,均应经北京市文物部门组成的专业班子,进行逐一捡选。凡属有文物价值的,经专家确认造册后随原物上缴市统一保存。此项工作持续半年之久,后来获知有些物品被当时林彪、陈伯达、康生、江青等人占为私有。1970年5月按照中央周总理指示精神,按照党的政策将这批被查抄物资,包括追回北京市文物局管理处捡选部分文物。分了几批逐渐进行了退培工作,最后院内剩下的混合物品,有举办了两次全院被抄人认领会。在落实政策过程中,有几件感人之事:如叶浅予先生发现在他的退件襄有“知鱼堂”记载的几件作品,方知是郭味蕖先生之物,就通过他的学生詹庚西转退回给郭老家属;同时郭老的退件裹,也发现有吴作人、李苦禅的藏品,均由郭老家属分别送还给他们,几位画家都自觉、主动协助我们认清了物主做好了物归原主的工作。我们这个查抄工作小组于1984年历时十四年,基本全部办理了清退工作。
从郭味渠先生被查抄的物品看,由于先生经历、身份特别所藏古代字画都十分珍贵,除此还有他本人大批画作,今人手迹,青铜锡制品、图书、文房四宝以及大量文物,还有景山后街米粮库郭宅的所有家具、衣物均被抄一空。老人过冬的棉衣,棉被还是经过向造反派申请后,从查抄物品中要回部分艰难度日的。其被抄的历代真迹,记得有惮南田、王原祁、文征明、蓝瑛、陈老莲、金农、郑板桥、李鲜、王石谷、李方膺、戴进、惮道生、新罗山人和近代画家张大千、齐白石、黄宾虹等。1970年初以备战疏散骂由,郭味渠先生忍受着精神的巨大痛苦。被遣返故裹山东潍坊老家时,只发给他两件过冬棉衣,两双棉鞋和两双碗筷,用两块布包走,十分悲惨。1971年12月21日逝世于山东潍坊。他老人家没能亲自赶上落实查抄、平反、退赔政策。所退还的物品是由郭先生之子郭怡孮代理接收的。
为筹备郭味渠美术教育基金和郭味渠纪念馆,其家属与华辰拍卖公司合作。甄选出十余件珍贵藏品,二十余件郭老自己的画作精品及数十件郭氏子孙创作,将进行拍卖以做筹欵之需,这次具有学术氛围的艺术拍卖活动,确属拍卖行所少见。堪称义举。而且这批拍品确属珍品,如将拍卖的“王原祁巨幅山水”、“王烟客墨笔山水轴”、“惮南田仿大痴层峦积翠图轴”、“吴昌硕巨幅红梅”、“黄宾虹赠画”和“齐白石花鸟”等藏品以及郭老的作品的佳作,特别经过了文革浩劫保留下来实属不易。
近期又请来诸多专家过目,鉴定绝非赝品。我作为郭味蕖先生的故知和他的珍藏劫后余生的见证人,深感这次拍卖活动的份量。
作者 沈希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