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扬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110562
本馆由[ 黑白双煞 ]创建于2010年05月15日

“克礼复己”的周扬

发布时间:2010-05-15 10:15:20      发布人: 黑白双煞

“克礼复己”的周扬

来源:三周研究 作者 :顾骧 人气: 31

——《周扬新时期文稿》序
 
顾骧
  
  历史新时期的周扬,进入了他人生的晚年。我曾在《晚年周扬》一书“结语”中说:
  晚年周扬,是他人生交响乐的一个华彩乐章。
  这个“华彩乐章”,并非是说他如何官高爵显,腾达飞黄;相反,晚年周扬,时乖命蹇,运交华盖。我说这个“华彩乐章”,是指他终于“克礼得己”,挣脱了镣铐,打破了牢笼,摘掉了“文艺沙皇”的桂冠,走向民间,人性回归,恢复了自己。
  从《周扬新时期文稿》看,周扬的认识也经历着一个过程。在那“两年徘徊”中,他思考问题的路子,还未完全跳了原来的框架。可是,他觉醒得最早,也最快,不仅能迅速赶上时代步伐,而且引领时代的潮头。其契机,我以为是一九七九年一月召开的,作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组成部分的“理论工作务虚会”。这个会议的历史意义与深远影响,至今未得到足够的评价与认识,甚至还欠公平的对待。这个会议提出的问题,是促使这一代人重新思考历史、重新思考理论的起点。周扬参与领导了这次会议。在这个会议草草结合的五月,周扬发表了那篇著名的《三次伟大的思考解放运动》宏文。请注意,这也是在这年四月以后,思想界有所谓“收”的迹象、“左”的思潮回流的形势下作出的。这篇文章有振聋发聩之势,起振奋人心之效。周扬将当时进行的思想解放运动与“五四”运动、延安整风运动并列,称作现代历史上第三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周扬的这种理论概括具有高屋建瓴的气势,高度地评价与科学地论证了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伟大意义与地位。二十世纪的中国,可以并称作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现在看来只能是两次,而不是三次。延安整风运动,无法厕身其间。延安整风运动虽然破除了对共产国际的教条主义,但是又树起了新的权威与偶像,“万岁”声起,“红太阳”喷薄而出。作为“五四”启蒙思想载体的知识分子,受到贬抑,知识遭到鄙弃。由整风而审干,开启了以政治运动的方法处理历史、组织、思想问题的先河。延安整风由“五四”而后退。不过,这样的认识,在二十五年前的周扬是无法达到的,这并不会损害这篇文章的整体价值。
  更能显示周扬晚年生命辉煌的是,作为思想家的他,上下求索,苦苦寻找反思“文革”那场民族大灾难,以及半个世纪中共并包括他本人参加的事业所受挫折的哲理命题——异化。他重新发现了马克思,并非是被“一声炮响”送来被歪曲的马克思,而是一个人道主义为主题的马克思。他昂然高举人道主义大旗。周扬在对十年“文革”和此前“十七年”的历史痛切思考中,深刻地领悟到了人道主义的价值。他勇敢地为被长期斥为“修正主义”的人道主义正名:周扬的理论建树,被“虽然没有掌握真理,但是掌握了权力”的权威所打击,最后,落得郁郁而终,成了一位殉道者。在这场冲突中,周扬表现出的勇气、正气与骨气令人钦佩。这是他晚年也是他一生最重要、最辉煌的篇章。
  《周扬新时期文稿》收录了迄今为止所能搜集到周扬晚年的全部文稿。包括《周扬文集》第五卷收录的文章,和“五卷”以外已在报刊上发表以及未曾披露过的佚文、讲话、书信等。这部分文字数量与“五卷”大致相等。这是一部很有价值的文稿。它对于我们研究历史新时期的文艺史、研究周扬都弥足珍贵。
  
  
  (责编  胡旗)
  作者简介:顾骧,男,江苏省阜宁人,文艺理论家,作家,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中国作协创研部部长。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