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1104
本馆由[ 如风 ]创建于2009年12月17日

父亲是她心中永远的丰碑

发布时间:2010-12-22 23:26:22      发布人: 如风
 

  她是焦裕禄的女儿,拥有既平凡又不平凡的人生。她沿着父亲的足迹,一生勤勤恳恳地工作,享受着平凡的生活。昨日上午,在焦裕禄事迹宣讲团来焦宣讲时,记者采访了曾受到过毛主席、周总理、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的焦裕禄同志的二女儿焦守云。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45年了,他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是他的精神,是焦家后代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谈及父亲的生前身后事,57岁的焦守云缅怀中带着自豪,“父亲一生清廉,一心为民,一身正气。他严格要求自己,也同样严格要求我们。”

  “从我这儿继承的只有党的事业”,“我死后你们不要向组织伸手”,这是焦裕禄同志临终前对妻子儿女的嘱托。焦守云回忆说:“我们兄弟姐妹6人和2个老人,一家9口人全靠母亲每月50多元的工资和上级给我们每个月13元的抚恤金艰难度日,生活的拮据可想而知。就这样,母亲再苦再累也没有向组织伸过手,为了父亲生前那沉甸甸的重托,她一个人咬牙挺了过来。”

  “你们是焦裕禄的孩子”。这句母亲生前告诫的话,在生活中像把尺子,丈量着焦守云兄弟姐妹的日常行为。“虽然现在是一个竞争的年代,但我们并没有利用父亲的影响为自己谋私利。” 焦守云说,“因为父亲一生都是这样要求我们的,这在我们家已经形成一个传统。像我姐、我哥他们的孩子都没有什么固定的工作,这并不是上级领导不关心我们,而是我们主动地严格要求自己,从不向领导提要求。不单这样,我们还要求我们的孩子继承这一传统。”

  45年过去了,焦守云他们兄弟姐妹没有辜负父亲的希望和遗愿,踏踏实实地沿着父亲的足迹走,勤勤恳恳地工作。父亲的音容笑貌,父亲的谆谆教诲,随着他们的成长和成熟愈发清晰、愈发亲切了,他们更加读懂了父亲,理解了父亲。父亲是他们的精神支柱,他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儿女们。

  肝痛难以忍受,父亲用烧红的烟头烫自己肝部的皮肤,那里留下了一圈圈的疤痕,他还笑称自己首创了“以痛治痛”的肝痛疗法。“父亲在同病魔进行坚强的斗争时,仍放不下兰考人民的‘除三害’大业,病中的他仍坚持工作。他办公的时候,用一把刷子一头顶着肝部,一头顶着藤椅,时间长了,藤椅上顶出了个大窟窿!这把让千人万人落泪的藤椅,至今仍保留在焦裕禄纪念馆里。”每当回忆起父亲与疾病进行抗争时的场景,焦守云总是泪流满面。

  前不久,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来到兰考,并作了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报告。省委书记徐光春在纪念焦裕禄逝世45周年大会上也发表了重要讲话。焦守云激动地说:“过了这么多年,大家对我父亲还有这么大的热情,对我父亲的感情也没有一丝打折,这让我们深受感动。”

  现在,焦守云在省焦裕禄精神研究会、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等团体担任不同的职务,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社会多做些工作。她说:“在父亲离开的日子里,我把宣传父亲的事迹当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当成我毕生的工作,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父亲、学习父亲,让父亲的事迹一代又一代深入人心。我更加希望在我们的党员干部中,多涌现出一些像我父亲这样的人,这将对端正我们的党风和社会风气产生积极的作用。”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