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德纯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1076
本馆由[ 天堂天使 ]创建于2009年12月17日

北平市长秦德纯VS“七. 七”抗日第一枪声

发布时间:2009-12-17 14:11:36      发布人: 天堂天使

八年离乱、梦里春闺、薄海同仇、山河滴血。

这些往事,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至今仍然历历在目。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这场战争是这样开始的:

“器满则倾,物极必反”。自从“九.一八”以后,日本占领了东三省,又侵占山海关,接着进犯热河,争夺长城,进攻冀东,贪婪地攻城略地和杀人放火,日本帝国主义者企图变中国为第二个朝鲜的野蛮行径,终于激起了中华民族在现代史上最为波澜壮阔、最为惊心动魄的救亡图存的爱国斗争。

英名万古传飞将,正气千秋壮国魂。

1937年7月7日午夜,北平市长秦德纯代理其时冀察政务委员长、第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军政权责(宋,在他的老家山东乐陵休养),接到了下属打来的电话:

在卢沟桥附近演习中的日军某中队,受到中国军队的射击,日军一名,走向不明;日本军官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检查。

且不说日军失踪是否属实;在异国领土上驻军,在异国领土上练兵,就已经是“太岁头上动土”了,要求入城“检查”更是荒谬绝伦,秦德纯不曾允诺。

戌守卢沟桥的中国军队,乃是宋哲元军冯治安师(冯兼河北省主席)的吉星文团,秦德纯下令吉星文(吉,牺牲于1958年8月的“炮击金门”):

应固守卢沟桥和宛平城,……,他们如果开火,便予以迎头痛击。

8日凌晨,未等中国正式答应,日军炮击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反击,这就是“七.七”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国人十分怀念这些最早拿起武器英勇抗敌的英雄们!

华北兵力单薄,廊坊之战,北平南苑二十九军军部副军长佟麟阁、师长赵登禹率官兵浴血拼搏;该部孤立无援,佟、赵等将士战死在京城故都南效;二十九军共伤亡5000多人。

北平宋哲元、秦德纯及天津守将李文田于7月29日、30日率部南撤,随后北平陷敌。虽然他们没有最终阻挡敌人的侵略,但在长城脚下为后人留下了一块保家卫国的丰碑。

青山有幸埋忠骨!

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是“七.七”的枪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华人华侨之中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工人、青年和妇女们群众抗日活动广泛开展,积极分子满腔热忱地忙碌着,连人力车夫、流浪乞丐和被迫卖笑的烟花女子也双手捧出他们带有体温的零撒镍币,此情此景,催人泪下。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七.七”事变把中华民族推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千古箴言管子曰: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推动了全中国的抗战。

有诗为证:又当投笔请缨时,别妇抛雏藕断丝。去国十年余泪面,登舟三宿见旌旗。欣将残骨埋诸夏,哭吐精诚赋此诗。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巧合的是秦德纯的穷孙生日正好是七月初七日。

在此,谨向宋哲元、秦德纯、冯治安、吉星文、高敬亭的后人致敬!向所有全国的爱国军队爱国同胞致民族革命的敬礼!

有位老革命写下的诗句:

迷离往事无从记,

每向心房频索取,

过眼烟云,

待我今朝都写起。

                             摘自《爱国史话》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