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古元美术馆昨开馆
中广网 2008-01-14
中广网珠海1月14日消息 为纪念中国著名美术大师古元先生而建的古元美术馆昨日在其故乡珠海开馆。该馆是珠海首个美术馆,共投资了五千万人民币,占地约一万平方米,收藏了一百七十多幅古元的作品。
据了解,古元出生于珠海市唐家湾镇那洲村,是中国现代著名的版画、水彩画大师,杰出的人民美术家、美术教育家。他善于在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吸收中外版画艺术风格,不断丰富木刻艺术表现形式,创作了一系列反映解放区战斗生活的史诗般的画卷,被徐悲鸿誉为“中国艺术界中一位卓绝之天才”。
古元生前的遗愿,是将自己部分作品捐献给家乡珠海留存。古元美术馆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美术馆收藏的古元作品包括其著名的版画作品《割草》、《冬学》、《哥哥的假期》等一百零五幅,著名水彩画《鲁迅故乡―――绍兴》、《炊烟》、《归舟》等七十幅,此外还有素描多幅。这些作品都将留存在古元美术馆一楼的古元作品专柜中,供市民游客参观。
该负责人表示,新落成的古元美术馆将集收藏、研究、展览、教育、服务、交流等六大功能于一身,成为现代化的综合性美术馆。一楼为古元的专馆,二、三楼为展馆,收藏功能不局限在只收藏古元大师的作品,其他大师的作品同样可以收藏,研究及展览功能也一样。
古元(1919-1996):出生于珠海市唐家湾镇那洲村,字帝源,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1938年在陕北公学分校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入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学习。1944年以后曾任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研究室创作组组长、中央新闻摄影局美术研究室副主任。
解放后,历任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室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院长等职。1987年接受卢森堡大公授予的皇冠勋章。古元是我国现代著名的版画、水彩画大师,杰出的人民美术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曾经用“中国艺术界中一位卓绝之天才”、“中国新版画界的巨星”的话来称赞古元。古元生前曾多次表示要将其作品送给家乡人民。目前,其作品由其女儿捐赠给古元美术馆。
古元美术馆今昔 漫漫八年建馆路
从提出建馆设想到如今,古元美术馆走过了八年漫长的路程。1998年3月,珠海市四届人大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做好珠海市文物保护工作的议案》,提出要建设古元艺术馆。当年5月,珠海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通过了珠海市政府办理该议案的决定。此后一直未见动工,为此,在2003年的珠海市五届人大六次会议上,代表们提交了珠海市人大史上首件质询案,要求加快古元艺术馆建设,然而多年过去仍未见动静。
古元在1996年去世,在建馆的等待中,其夫人蒋玉衡也带着遗憾离世。
在古元逝世10周年的2006年,古元美术馆终于在雨中奠基,破土动工,到今天,建设时间历时一年半。“美术馆终于竣工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刘福祥日前在会议上说道。与开馆同时举行的有古元成就展览、古元美术研讨会、古元故居开放三大盛事。
珠海最完整最豪华的展览
以艺术家命名的展览馆在国内并不多见,美术馆设计说明中写道,古元先生是出生于珠海的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名的艺术家,他早年参加革命,在解放区创作了大量的木刻版画,积极地响应了毛主席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把艺术结合到大众生活中去。他一生丰富的作品成了特定历史时期的一个见证和社会发展形势的推动力。
古元先生家属捐赠了大量古元先生的作品,也成为预计建造的珠海美术馆的主力馆藏品,故“珠海美术馆”又名“古元美术馆”。据了解,此次展出的古元作品最集中最完整,其家人捐赠了105幅作品,还带来7幅古元青少年时期水彩画,首次面世。
新馆在安保设施及展馆设计上都堪称一流。展览部负责人金凡称,美术馆的安保系统与市公安局联网,恒温恒湿功能在断电后还能维持8小时。参与布展的市博物馆研究人员杨长征称这次展览是“珠海有史以来最完整最豪华的展览”。
力争每个月办一个大展
连日的忙碌,使得新任馆长包泽伟略显消瘦。他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著名的油画家,作品被国内外多家展馆收藏。谈及美术馆,他神采飞扬。
包泽伟介绍,古元美术馆不仅是一个纪念馆,它的更重要的功能是美术馆,与国际美术馆接轨的,国内顶尖的美术馆。他说,美术馆的功能有收藏、研究、教育、服务、交流、展览六种,对一个成长中的城市来说,非常重要。珠海有北山画家村,有九号仓,有会同村油画基地,有一大批从事艺术创作的人才,今后有了交流展出的平台,是多么令人欣喜的事情。
据展览部负责人金凡透露,到年底,已经有10个国内外的大展来函预约展出。包泽伟称,目前已有包括俄罗斯、德国、马来西亚等国的大展有意来美术馆展出,俄罗斯当代油画展有望在3月之后开展。
“开馆之后,力争每月举办一次全国性的、重量级的展览。”包泽伟深情笃定,胸有成竹。
文化场馆建设紧锣密鼓
在古元美术馆的开馆同时,珠海市的各项文化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刘福祥在日前的会议中指出,2008年,珠海市新的广播电视发射塔将竣工投入使用,新上马的项目还有,位于新香洲的市博物馆新馆工程,拱北影剧院工程,苏曼殊故居、容闳故居的开发修缮,南屏艺术文化中心的建设等,“2008年,是珠海市的文化基本建设年。”刘福祥强调。
新年的阳光从凤凰山斜斜洒落,在古元美术馆的玻璃外墙上画出灿烂的光芒。古元美术馆开馆,为文化场馆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掀开了新篇章。新的一年,给我们带来无数的期待。
一段往事:扮成女人躲避追捕
日前,古元的家人都已从各地来到珠海参加开馆仪式。古元的姐姐,92岁的古慧然从肇庆赶来,在观看展品和专题片时,潸然泪下,并向记者讲述了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那是在1937年,古元奔赴延安之前在家乡从事抗日宣传工作,家乡已经沦陷,他被反动组织盯上,敌人以抓壮丁为名前来搜查。古元的母亲让其躲在柜子里过了两天。一天凌晨,母亲把他化装成女人,让古慧然掩护他逃出了村子。两人跑出村后,古元就上了歧关车,从澳门转到广州,找到地下党后到了延安。这也是古元和母亲的最后一面,因杳无音讯,四年之后,母亲在极度思念中溘然长逝。
用作品浓缩近现代中国
一位人民艺术家的时代旋律
空旷的展馆里,古元先生的作品在灯光下那么优美和谐,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劳动、抗争、寻找自由解放,江畔、密林、太湖春晓……在他笔下,人总是乐观向上,自然景物总是宁静圆融。一幅幅作品连起来,像是一部历史长卷,浓缩其中的是近代中国风起云涌的几十年时光。
一个人的命运痕迹,许多个特定的历史场景,无数个工人农民的思想转变,看古元的画,能强烈感受到时代旋律。诚如古元先生的学生所说,他始终扎根于最真实的生活,用画家的眼光,发现人性美,一生不改,所以,古元成为人民的艺术家。
古元印象
古安村(古元的大女儿):他是个非常平和的人
在开馆前几天,古元的大女儿,62岁的古安村就来到了珠海。两鬓斑白的古安村说起父亲,眼神间仍是依恋:“他从来不发脾气,最生气的时候也就是不说话,红着脸。他是一个非常平和的人。”
在家里,古元每天进行艺术创作,儿女们习惯了这一场景,“直到去世以后,我才真正地认识父亲。”古安村说。
了解父亲的艺术成就之后,女儿觉得,生活中的父亲其实一直就是大智慧的人,平和乐观就是其最高的境界。
1992年,古元癌症晚期住院,病房临街,怕街上的吵闹声影响父亲,古安村准备去关窗,父亲说,不要关,多么热闹的生活的声音啊。
金凡(美术馆展览部负责人):他对生活充满热爱
古元作品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总有时代的风貌。古元是现实主义的画家代表,他对景创作,不是简单的模仿,是再创作,不管大江南北,都能体现那里的风貌,这一点,美术大师李可染先生也是这么认为的。
另外,这次展出的7幅青少年时期的水彩,是首次面世的,以古帝源的名字落款,画风优美,能看到塞尚、高更的作品的影子。不管是版画还是水彩,都具备古元风格,就是对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曹文汉(古元的学生):独特的古元风格
曹文汉,196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为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曾写作出版了《古元传》。
长期的艺术实践,使古元创造了一种极其独特而又富有中国民族气派的古元风格:充满诗情的画面,富于韵律的构图,淳朴而优美的形象,丰富而多变的刀法,巧妙而明快的黑白,简练而含蓄的色彩。
来源:广东新闻网 责编:张丹丽